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点评 > 内容

猪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养的,房企进军农牧业难走通

中国经济网 2020-05-12

阅读()

不少大企业转型尤其是房企似乎十分看好农业,纷纷扎堆种大米、养猪,即使前边已经有惨痛的教训,依然有企业纷至沓来。
  在世界100强品牌企业中,没有一家房地产企业或历史上曾经是房地产企业。如果刨掉中国公司,在世界财富500强的名单里也几乎看不到房地产企业或者前身为房地产的企业。除了中国的房地产企业,特朗普公司是全世界最有名也几乎是唯一有世界性影响的房地产公司——当然,众所周知,特朗普的公司也不是因为其规模足够大或者公司足够厉害而有名。
 
  这也许是为什么这几年中国各大房地产公司纷纷吹响向新领域挺进号角的原因。他们想要创造新的历史,打破房地产企业几乎无法转型成功的魔咒,避免自身随着住房建设高峰期过去而消逝的命运。

养猪
 
  不过,吊诡的是,不少大企业转型尤其是房企似乎十分看好农业,纷纷扎堆种大米、养猪,即使前边已经有惨痛的教训,依然有企业纷至沓来。为什么他们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可能的原因是,中国农业市场集中度低,需求旺盛,从财务上粗略估算,回报率不低。对于这些大企业来说,他们看到了中国农业的整体低效,想当然地以为只要进行规模化生产,同时把技术、资金带进农业,就可以自然地把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农业。但农业的经营特点和工业完全不同,农业风险大、技术含量高、回报低,需要经验极为丰富的人才能驾驭,而中国农业人才市场上根本没有足够的现代农业人才。这些转型的房企想通过大规模招聘找到一些技术人才和基层管理者,然后由一帮原来房企的领导层去指挥他们养猪,一方面他们很难真正招聘到他们想要的人才,另外,即使真招得来,他们也很难共事。房企进军农业领域的这种设想已经被众多企业用血泪教训证明很难走通。
 
  房企的这种选择或许对农业转型有些意义,但在笔者看来,从企业转型的角度来讲,这个选择并不聪明。房地产企业进入农业甚至扎堆养猪的选择,让人觉得,他们将并不熟悉的传统产业作为自己的转型方向,是利用自己资金雄厚的优势击垮小而散的企业来获取收益,企业当然有做出这种战略选择的自由,但从中完全感受不到一种企业基于压力卧薪尝胆励志转型的决心,而是一种降维打击的机会主义心态。不咬紧牙关向更新更难更未知的领域迈进,而是异想天开地进入一个看似利润丰厚的传统产业,这种转型姿态,我不看好。
 
  在这方面,恒大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几年前,恒大曾经高调进入快消品和农业行业,结果一地鸡毛草草收兵。房地产企业进入快消领域,步子跨得有点大,农业领域在中国又是尚不具备全面商业条件的领域,因此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其随后调整方向,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现在“恒驰”的电视广告已经亮相,尽管仍然比较粗糙,但也表明恒大进军新能源汽车不是试试水,而是下了决心大干一场。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新能源汽车领域和房地产同属资金密集型行业,强大的资金投入是基础,这是地产公司的强项。另外,汽车建厂、销售又可以与恒大的土地储备和房地产销售相结合,可预见的成功概率要比快消和农业领域高得多。造车最终能否成功依然需要时间来检验,不过这至少表明了一家企业转型的抱负和决心。
 
  翻遍那些经历过数次大转型和品牌迭代的企业历史,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它们通过最早的领域建立起品牌,并将这种品牌效应延伸到新的领域。技术的相近性和品牌的可延伸性,是它们转型选择新进入领域的主要参考因素。例如,丰田从纺织机械进入汽车制造,IBM从打字机进入到计算机再进入到企业综合解决方案,迪士尼从电影到电视到主题公园再到互联网视频等等。当然也有贸然跨界进入全新领域的,例如三星从面粉制造转型为电子企业。也就是说,大部分企业转型成功的历史,都是不断向更高技术需求和新的社会需求转型的历史。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 养猪 农牧业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