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点评 > 内容

7种“非瘟”黑市苗流入市场 或致疫情复杂化

中国猪业 2019-11-13

阅读()

市面上流通多达7种非洲猪瘟“黑市苗”,可能导致疫情复杂化,农业农村部已介入调查
  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制,历来是世界性难题。
  
  科学家们试图研发安全有效的非洲猪瘟疫苗的努力从未停止过
  
  自1921年非洲猪瘟在肯尼亚被首次发现后,科学家们试图研发出安全有效的非洲猪瘟疫苗的探索和努力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但遗憾的是,由于非洲猪瘟病毒的基础研究仍存在不少空白点,例如感染途径不明确、病毒入侵、组装和释放机制不明确,编码150多种病毒蛋白,但在细胞内的蛋白谱时相却不清楚,多个病毒蛋白造成广泛免疫抑制等等,加之非洲猪瘟病毒本身还存在重组和变异的特殊机制,世界范围内至今没有有效的疫苗问世。
  
  已经开展的研究和试验表明采用不同病毒灭活工艺,甚至新型佐剂技术的灭活疫苗都没有效果,而传统减毒活疫苗安全性也难以保证,免疫的许多猪只可能呈现肺炎、关节炎、皮肤溃疡、流产和死亡等免疫副作用。目前科学家们寄希望于敲除ASFV毒力基因或免疫抑制相关基因以降低病毒毒力或增强机体免疫应答从而可能增加疫苗安全性的基因缺失疫苗,如多基因家族(MGF)基因、CD2v基因缺失苗。
 
  
  我国在非洲猪瘟疫苗研发上虽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应用仍需时日,企业不能把宝都押在疫苗上
  
  2019年9月1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步志高研究员领衔的团队在非洲猪瘟疫苗研发上取得了重要进展。一株双基因缺失弱毒活疫苗(ΔMGF、ΔCD2v)已完成了实验室安全评估与有效试验,突破了规模化生产技术瓶颈,近期已向农业农村部提出生物安全评价申请,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但据内部消息,该生物安全评价暂未获得通过,疫苗上市之日仍不可期。在9月下旬由中国畜牧业协会组织在京召开的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稳定生猪生产发展研讨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仍在强调,“疫苗的研发需要时间,短期内不会有疫苗上市,企业不能把宝都押在疫苗上”。
  
  市面上流通多达7种非洲猪瘟“黑市苗”,可能导致疫情复杂化,农业农村部已介入调查
  
  由于目前没有正规非洲猪瘟疫苗,而且疫苗什么时候能够上市现在也很难说,在生产上不少猪场把目光转向“黑市苗”,即所谓的“非洲猪瘟中试苗、自家苗、走私苗”,前段时间还有传言一瓶200毫升的“白瓶苗”卖到了38000元。在上个月的第八届李曼中国养猪大会上,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张桂红直言,目前市面上监测到的非洲猪瘟“黑市苗”多达7种,已在国内部分地区养殖场户投入使用,引发高度关注或极大异议。这些“黑市苗”其中有不同缺失基因的,甚至还有来自国外不同基因型的毒株。一旦不同基因型或不同缺失基因的毒株出现重组,后果不堪设想,将导致我国非洲猪瘟病毒流行状况更趋复杂。对市面上出现的生产、销售、使用这些非洲猪瘟“黑市苗”的现象,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已经就此事介入调查,并再次重申,这些“黑市苗”都是非法疫苗,均应按假兽药处理,对生产销售使用者予以严厉打击。
  
  你的猪场或身边的猪场还在用这些“黑市苗”吗?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