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点评 > 内容

猪价明年上半年或仍维持高位?上市公司持续扩张,专家称市场供应明年有望基本恢复

中国证券报 2019-11-05

阅读()

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环比降幅明显收窄、规模猪场生产由降转增、饲料产量止降回升、种猪销量持续大幅增长等判断,养殖生产积极性正进一步提高。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表示,综合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环比降幅明显收窄、规模猪场生产由降转增、饲料产量止降回升、种猪销量持续大幅增长等判断,养殖生产积极性正进一步提高,年底前产能有望探底回升,市场供应明年有望基本恢复。
  
  部分曾受疫情影响的地区生猪产能正在恢复
  
  11月3日,卓创资讯畜牧业分析师马丽媛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期实地调研东北地区养猪业发现,东北多数地区产能持续恢复。值得关注的是,相关上市公司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持续增长,反映出这些上市公司在不断扩大养殖规模。
 
  
  畜禽公司热情不减 生物性资产持续增长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2015年发布的《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规定,猪粮比价预警值分别为5.5∶1和8.5∶1。这意味着未受疫情影响的公司盈利相当可观。
  
  Wind数据显示,今年1-9月,A股16家畜禽上市公司合计营业收入为1857.26亿元,同比增长16.1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3.44亿元,同比增长204.27%。16家公司销售毛利率区间为3.82%-64.50%,平均销售毛利率为22.10%,高出去年同期10.32个百分点。
  
  “扩大养殖规模”成为这些公司的不二之选。中国证券报记者以“生产性生物资产”(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为口径统计发现,截至9月30日,A股16家畜禽上市公司生产性生物资产期末余额为114.58亿元,较2018年底的83.22亿元增长37.68%。16家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末、二季度末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余额分别为76.11亿元、84.65亿元。从环比情况看,16家公司“生产性生物资产”依然处于增长态势。这些公司在不断扩大畜禽养殖规模。
  
  东北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生猪输出区域。卓创资讯畜牧业分析师马丽媛于10月14日-18日深入辽吉养殖、屠宰密集区域实地调研,试图弄清楚当地的生猪养殖复产情况。
  
  马丽媛说,一般而言,存栏量越多、养殖密度越大的地区,受疫情的影响就越大。“3月份东北养殖端开始复产,多为新建或另租未发生疫情的猪场进行养殖。”马丽媛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随着东北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复产成功率显著提升,大北农的规模场甚至已出现原址复养成功的案例。9月份东北生猪供应开始陆续增加。截至10月下旬,东北多数地区产能已恢复10%-20%,最高达30%。后期或继续缓慢恢复。
  
  下游需求减少 动保公司业绩承压
  
  Wind数据显示,今年1-9月,A股9家动物保健品行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合计78.3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83.26亿元下降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为10.8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6.13亿元下降32.62%。除瑞普生物、金河生物两家公司净利增长外,其他公司业绩均下滑。
  
  其中,下滑幅度最大的为生物股份。今年1-9月,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2亿元,同比减少63.55%。生物股份对此解释称,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5.84亿元,降低40.79%。主要系生猪存栏量减少,进而影响公司疫苗产品销售所致。
  
  动保行业龙头中牧股份表达了同样的担忧。今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55亿元,同比减少7.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2亿元,同比减少19.58%。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4.67亿元,同比减少12.90%。业绩下滑主要源于主营业务销售下滑。中牧股份称,预计公司2019年累计净利润同比可能下降。
  
  一位不愿具名的动保行业上市公司人士称,今年以来,动保行业相关上市公司股价涨幅较大,但基本面并未改善。如果生猪存栏量不恢复,将进一步拖累动保业相关公司业绩。
  
  猪肉价格明年回落可期
  
  目前多地已出台扶持生猪生产的相关利好政策,养殖户补栏增养积极性明显提升。
  
  农业农村部此前对全国年出栏5000头以上规模猪场全面调查,9月份生猪存栏4445.51万头,环比增长0.6%;能繁母猪存栏610.47万头,环比增长3.7%。对100家重点种猪企业监测显示,9月份后备母猪销量环比增长70.7%。据对全国饲料生产企业全口径统计,9月份猪饲料产量环比增长10%。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表示,综合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环比降幅明显收窄、规模猪场生产由降转增、饲料产量止降回升、种猪销量持续大幅增长等判断,养殖生产积极性正进一步提高,年底前产能有望探底回升,市场供应明年有望基本恢复。
  
  马丽媛说,综合来看,在未来疫情可控的情况下,随着南方腌腊、北方灌肠消费高峰期来临,11-12月份猪肉价格可能再度上涨。但随着国家各种调控措施落地,猪肉价格上涨幅度有限。“因养殖周期较长,国内猪价2020年上半年或仍维持高位,三季度或是猪价的拐点。”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