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点评 > 内容

未来3-5年我国的养猪格局是什么样子?散户真的会退出吗?

猪场动力网 2019-10-23

阅读()

我认为是这么个趋势,毫无疑问,非洲猪瘟加速了中国养猪的改变,同时也改变了养猪模式。
  10月20日,猪场动力网在李曼大会上举办了关于《猪业变革时代的创新之道》的论坛,六位行业大咖参与了以”未来3-5年国内的养猪格局是什么样子?散户真的会退出吗?“为话题的讨论并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专家
  
  吉林正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与市场总监 徐敏 
  
  我认为是这么个趋势,毫无疑问,非洲猪瘟加速了中国养猪的改变,同时也改变了养猪模式。首先说一下格局,我记得在2018年我看了一些数据,全中国出栏数大概是在6.5亿,前20名的集团公司的报表数据显示的存栏大概在6500万,也就是说只有10%左右的占比。现在来看,假如我们的生猪下降50%,按照现在集团这种留后备猪预计的上市规模来看,他们可能很轻松上到1-2个亿,按照这种比例的话,他们很快会占到中国养猪业的半壁江山,也就是说,非洲猪瘟腾出来的巨大的市场空间,将来要恢复的时候,集团公司的速度肯定会快、优势会明显,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方面,散养户这块,散养户的退出肯定是会加快退出的,因为规模化猪场占了这个比例以后,市场份额就少了,散养户的优势是:少、快、灵。局部区域一些有天然屏障这样条件的散养户,养殖模式比较好的、防病能力强的,理念比较好的还是会有部分空间,也不会说完全的退出。格局的变化我认为还是集团客户会是主体,散养户就会是一个家庭农场的形式也会继续存在。
  
  模式这块我认为改变更重要,它改变的是养猪的模式,原来可能只是需要一个养殖的技术,现在来讲,这个防病的技术、生物安全体系变得更加重要了,所以以前建猪场可能一个几百万头的大型农场会在一个点,现在可能会变成多点式,比如1000-2000头母猪这样的规模,集团化公司的养殖模式也会发生变化,所以我认为非洲猪瘟带来的不只是格局的变化,更是模式的变化。
  
  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裁、服务养猪事业部总裁 高远飞
  
  规模化的加剧,散户的退出,这不是人为说我们不需要散户养猪,需要规模化,这个很有可能是整个行业进化的一个过程,事实上在非洲猪瘟期间我们也可以看得到,无论是规模化的还是散户,都同样受到非洲猪瘟的影响。但是散户和养猪企业,他们在面对非洲猪瘟的挑战的时候,生存能力是有所区别的。
  
  按照我们接触的情况来讲,散户也有它的优势,它的优势就是在人员比较稀少的地方,自然环境相对比较好的地方,他们可能更容易生存,但是在散户比较密集的地方,那么他们面临的压力的确也是很大。从整个行业发展的局势来讲,规模化相对来讲,无论是它的装备能力、人员的技术水平还是整个养猪的模式可能都会相对比较有优势,所以在应对像非洲猪瘟这样的疫病可能胜算又会稍微大一点。
  
  所以总体来讲,虽然ZF现在大小规模都鼓励复产,但我觉得只要是投入养猪行业的,无论大小都要正视非洲猪瘟疫病的风险,它的确不是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小病,它的威胁它的风险还是很大,我们有太多的人很有可能手上只有可以博一把的本钱,这个需要大家都引起重视。
  
  天邦股份生物技术事业部营销总监 周玉
  
  我认为中国现在真正所谓的散户已经不存在了,现在说的散户那就是所谓的一些小的专业户,我认为专业户的话它永远不会退出,这就是中国的这种国情决定的。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从整个行业的发展来看,我看到它会从两个方向发展,第一个就是集团公司,第二个就是往下的可能小规模的。我认为中间这个层面可能相对会比较困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因为随着整个这种非洲猪瘟的发生,我认为中国的话接下来模块化的发展会更加的明显,对于中小户来说,这一批倒下了下一批人还会上来,但是整个行业的变革,因为大家必须要去适应发展,然后用我们以前传统的这种概念去养的话,这是肯定不行的。因为大家都可以看到,接下来2到3年在这个行业会有很大的红利,在这种红利下情况下,那就会有很多新人介入,然后在整个行业就像高总刚刚开始说的颠覆。
  
  第二个就是对集团公司的发展来说它会越来越大,因为从集团公司无论是从资金、人力还是其他的整个的管理体系来说,它都会更加的规范,相对来说它的整个抗风险的能力还会是比较大的。恰恰我认为在中间这个规模的话是很难的,因为我们前几年整个中国养殖业的发展,基本上是有500万的现金流的话,都要做到1500万的生意,但是这种非洲猪瘟突然的不确定性造成了我们很多的猪场这种负债率是非常高的。
  
  这个在复产的过程当中,资金会成为他很大的问题,因为我们这种行业整个的发展确实很快,再加上前期像有些人因为超负荷的这种运作造成了现金流的紧张,也会造成了部分人员的这种诚信度很差,而在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下,包括现在上游的企业给他们的支持,包括应收款这一块,大家都会去加强,从我个人的判断,这些人的机会肯定会越来越少。从长远来说,从企业的经营也好,大家肯定要讲求诚信,不管是在好的时候还是在不好的时候,所以这样讲的话,大家就需要相互支持,就需要相互协同来共同发展,这是我的个人看法。
  
  宁波三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养殖事业部总监 杨远荣
  
  我认为这个说法基本上是对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大规模养殖规模初步预估已经从原来的10%的比重增长到了30%,未来大规模的养殖无论是在理论先进程度上,还是在生物安全体系的构件上、猪场管理的执行力上,都比散户要高出很多,从而在非瘟防控上会比小规模的猪场会有更高的成功率,复养的成功率也会更高。
  
  我也了解到有一些规模大的猪场特别是生物安全体系上做的比较好的猪场目前的复养情况还是成功的。非洲猪瘟是一个全球养猪业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的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生物安全。所以,目前来看,不能去依赖不确定性因素太多的疫苗,只能把生物安全做好做到位。
  
  湖南加农正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郭必坤
  
  2018年-2019年,毫无疑问,非洲猪瘟是加速了整个养殖结构的升级,我们认为,在2019年之后,整个养殖业会加速规模化养殖进程,这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方面,5000头以上母猪存栏的群体,他们在技术、资金、环保、生物安全的执行等方面都有优势,他们会对整个产能恢复起到重要作用。
  
  对于散养户退出的这个问题,我认为散养户这个群体的明确界定用一定标准去衡量,比如说存栏母猪在50头以下,甚至说100头以下。我觉得我们的养殖思维还是停留在2018年非瘟爆发之前的那种传统的养殖思维去认知现在的养猪,我想这个淘汰的速度就一定会加快,这是现实。因为无论是环保、资金还是技术及管理上,他们相对于集团猪场还是处于劣势地位或者说优势不是很明显,对这个群体来讲,未来如果想要生存,就必须要花很大的心思来突破,否则退出的速度一定会加快。
  
  还有一个群体就是一个中间群体也就是家庭农场,也就是存栏500头以上的这个群体,相比于500以下的有技术、管理等优势,但相比规模场又会有很多不足,那么这波家庭农场也就是市场上的集团猪场推行的一种模式叫公司+家庭农场的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在解决管理+技术+资金的问题,这个群体在外力的支持下起来,因为他们有能力且相对反应速度快,所以这个群体也会是在未来有很好的生存空间。整体来讲,非洲猪瘟推动集团化猪场在未来的3-5年尤其在近三年之内占领半壁江山甚至超过半壁江山。前几天有新闻报道明年的存栏量可能是3亿头,无论数据真实与否,按照市场情况来判断,规模化的进程在加速,集团化猪场进程明显。
  
  梅尔伯格保定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浩
  
  我们认为这个行业的发展变革一定是非常巨大的。我们从整个宏观上来看,可以借鉴俄罗斯非洲猪瘟发生的这11年时间里发生的变化,俄罗斯其实是最好的一个例子,同时历史的进步往往都是伴随着血与泪的,今年的猪价能有如此的价格和如此高的利润,为什么这么高,这个背后有多少个猪场倾家荡产,有多少个资金出场资金量断裂,统计一下实在是太惊人了,因为我们梅尔伯格的销售团队基本上每个省都有负责人,我们的客户定位都是500头母猪以上的客户,所以在这四年期间,尤其是去年发生非洲猪瘟到现在,我们感同身受。
  
  还有另外一个对畜牧业感受比较深的就是乳制品行业,乳制品行业在发生三聚氰胺之前,国家乳制品行业养殖情况基本上也是比较松散的,小客户、个人的养牛场非常多,一个家庭养着三头牛,五头牛,十头八头,这种情况也非常多,通过三聚氰胺以后,现在的乳制品行业基本上都是区域垄断。
  
  我们大家去超市里看一看,你所知道的牛奶,不管是粉装的还是液态,基本上都是前几十名的几个品牌,不会太多。其实猪肉制品也会往这个方向发展,今年无论是之前的扶贫项目,还是现在的非洲猪瘟ZF的支持项目,还是以规模化农场资金实力比较强大的、人力资源储备比较丰富的,以这些大的集团客户或者大的龙头为主,那么这些客户复产的速度也会非常快。这些客户整合土地资源、整合猪场生产人员资源、整合资金的资源速度都是非常快的,但对于我们处于社会结构底层的普通老百姓难度可能要更大一些,同时作为他们供应商,饲料、兽药企业或是设备企业,他们的资金缺口要怎么解决。这是未来商业洗牌的一种可能。
  
  像传统的饲料企业占到70%的成本,70%在养殖户没钱的时候,有哪个饲料厂去顶着风险赊线给他,跟以前传统的饲料销售模式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说无论从商业模式还是从政府的环保这个角度,还是从其他国家规模化程度发展的趋势,都已经为中国的养猪行业指明了方向,未来十年或者是20年,散户的速度真的会急剧下降,而且是一去不复返的,如果有一天猪价真的很便宜,一头肥猪挣200块钱挣300块钱,我们的散户再让他来养给她多少钱,她都不会去做的。国家层面上,如果环保形势依然严峻,所提倡的环保设备很多的散户不可能花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去投资的,这也是一个硬性标准等等,总体来说,散户的退出在非洲猪瘟的这种形势下会急剧加速。就跟俄罗斯一样,俄罗斯从20%多的市场占有率到到60%-80%只用了11年,我估计中国的速度可能更超乎想象更快。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