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猪肉价格猛涨让消费者真揪心。眼下又将进入传统的猪肉消费高峰期—国庆和中秋“双节”,不少消费者开始担心会出现“肉荒”。
一场非洲猪瘟带来生猪产量下降30%
自去年夏天非洲猪瘟疫情发生,截止今年上半年,我国扑杀生猪100多万头,按照生猪出栏体重均值120KG计算,大概是12万吨。但包括澳大利亚农业银行《年终展望报告》在内的行业分析普遍估计,本次猪瘟将影响中国猪肉产量下降30%。去年我国猪肉产量5400多万吨,以此为基数,30%即1600多万吨。
四川当地的成华猪比大熊猫都稀少
猪圈里的危机,首先在餐桌上引起震荡。
四川有回锅肉,东北有杀猪菜,八大菜系里每个菜系都有猪肉的做法。金华火腿要用金华猪,云南烤乳猪自当用滇南小耳猪,经典川菜回锅肉就该用四川的成华猪。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成都市种畜场特聘专家姜延志说,纯种的成华猪,肌内脂肪含量可以达到3.5%,而白猪的通常只有1%。肌内脂肪含量的高低,决定了猪肉好不好吃。
然而,这位专门给成华猪做保种育种的专家告诉记者,前些年情况最危急的时候,四川当地的成华猪,“只剩下五六十头”,比大熊猫都稀少。
国内多地采取措施稳定猪肉价格
为稳定猪肉市场价格,保障群众日常生活,南宁市发改委正式印发《关于实施猪肉价格临时干预的通知》,从9月1日起实施猪肉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在主要农贸市场设点限量限价销售猪肉。
根据通知,南宁市在10个市场设立定点摊位。每个摊位每日上午9时起,按市商务部门规定的限量,以低于前10日市场均价10%以上的价格,向市民销售精瘦肉、前后腿肉、五花肉和排骨,每位消费者每日限购1公斤。
此前,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决定在8月17日至10月7日期间的周末和中秋节、国庆节,在城区四家超市实行平价猪肉销售,该省莆田市荔城区将于9月6日开始给予四项猪肉产品每公斤4元补贴,凭身份证每人限购合计2公斤。
今年肉类供应有保障吗?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监测信息处处长辛国昌说,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的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下降情况判断,今年猪肉产量可能会出现明显减产、市场供需存在一定缺口,但从肉类总体供应看,考虑到替代品生产发展较快、猪肉消费下降、进口增加等因素,今年肉类供应是有保障的。
一是猪肉替代品生产增势明显。据监测,上半年鸡肉产量增长13.5%,水禽增加更快,牛羊肉生产周期长,但也有所增加。
二是猪肉消费需求下降。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猪肉消费受到抑制。1到6月集贸市场猪肉消费量同比下降12%。虽然下半年进入消费旺季,但猪肉价格上涨也会对消费产生进一步抑制,预计全年猪肉需求量减少约10%。
三是猪肉进口增加。上半年猪肉进口81.9万吨,增长26.4%,预计后期进口还有增加余地。
生猪生产啥时候能恢复?
据介绍,农业部门正加快恢复生猪生产,一系列举措接连出台——稳定基础产能,支持养殖场户补栏增养;加强技术指导服务,优化种猪跨省调运检疫程序;抓好非洲猪瘟防控,落实好现行有效防控措施……
同时,农业部门还加强生猪生产情况的跟踪监测、分析研判和预警,引导生产,稳定预期。积极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健全生猪养殖、疫病防控和流通三大体系,加快实现“运猪”向“运肉”转变。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政策引导和生产扶持,预计明年生猪生产将逐步恢复,生猪价格将逐步回落。
其实,比猪价猛涨更可怕的是谣言,因为猪价有涨跌,谣言无边际。只要相关部门保供稳价,咱们老百姓碗里就不会缺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