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新华社主办的参考消息刊发了一则重磅新闻——《美媒:新型疫苗可预防非洲猪瘟有效率达92%》,瞬间牵动无数养猪人的心。
事实上,关于非瘟疫苗的新闻一直没停过:
上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开始研制非瘟灭活疫苗,但以失败告终;
1957年,科学家发现感染低毒力非瘟病毒存活下来的猪可以抵御同基因型强毒株的攻击。但550000头猪免疫后有128684头出现免疫副作用。
1990-1996年,多位科学家发现非瘟病毒编码的结构蛋白很多,但恢复期猪血清显示感染过程中引起体液免疫应答最重要的有3个抗原蛋白(P30、P54、P72)。后来证明,将这三个蛋白免疫后不能提供完全的免疫保护,仅能延缓临床症状出现时间和降低病毒血症水平。
2011年,科学家将P30和P54连入真核表达质粒,以及后续一系列变换条件的实验结果显示:免疫这类疫苗后无法抵御强毒株攻击。
2017年从西班牙分离出的I型毒株,将CD2基因敲除后(BA71△CD2),体内致病性降低。基因缺失苗成为不少科学家的研究方向。
2019年3月,哈兽研发文宣布成功分离了我国第一株ASFV;给了国内养猪人一剂强心针。
现在,又冒出一种口服新型非瘟疫苗......
养猪人一直在等待:
但是,从上世纪60年代一直到现在60余年的研究,仍然没有疫苗可用,炒作这么久,养猪人也逐渐失去耐心:
有人在百度贴吧“养猪吧”问,还要不要继续养猪,结果:
还能怎么样,养猪人苦中作乐,自嘲起来:
以至于许多穷尽此生奉献给一头猪的养猪人,也开始心生去意:
有人专门做了推演,探究发过非瘟的那些猪场何去何从,结果:
要么猪场原地爆炸,利用爆炸产生的高温杀死非洲猪瘟病毒,然后继续养猪;要么改行养养鸡、鸭、鹅、鸽、鼠、兔、鳄鱼......等等。当然,这里有玩笑的成分,但也反映出残酷的事实。
而很多养猪人这辈子只养过猪,想养点其他的,谈何容易?一来是对其他养殖业一无所知,二来缺乏技术。就像一张白纸,哪怕克服了心理障碍,想养了,也无从下手,这样“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养猪人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