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轮状病毒感染:基因型多样性、免疫反应以及肠道微生物群在轮状病毒免疫中的作用
轮状病毒是猪群地方性流行病,所有猪群肯定有过轮状病毒感染、循环的历史。A群和C群轮状病毒在猪群中最常见,A群轮状病毒被认为是猪群中流行最广和致病性最强的病毒,而C群轮状病毒已经成为新生仔猪肠炎的一个重要原因。
呼肠孤病毒科的病毒颗粒无囊膜,呈二十面体,直径约75nm,由3层蛋白组成的核衣壳。呼肠孤病毒科有两个亚科:光滑呼肠孤病毒亚科和刺突呼肠孤病毒亚科,分别包括6个属和9个属。
链球菌是猪场常见的细菌病之一,主要危害断奶保育仔猪,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临床症状多样,主要表现有脑炎型、关节型、淋巴结型和败血型,据报道,4-6周龄仔猪扁桃体链球菌带菌率为32%-50%,也就是说猪场内有一半仔猪会受到链球菌感染,虽然病原的携带率同疾病的发病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是较高的带菌率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疾病的发生概率。
1 国人患有腹泻问题比例48 7%、便秘问题比例 47 6%、依靠药物治疗肠道20 5%。2 动物生活环境与饮食结构复杂,同样面临很多肠道问题。3 养殖效益应从“肠”计议。
后备母猪分娩前返饲C群轮状病毒产生的抗体应答及其仔猪抗体水平
开展一项纵向研究来了解后备母猪产前返饲C群轮状病毒(G6和P[5]基因型)(3次、或2次、或1次)引起的后备母猪血清、初乳(常乳)和仔猪血清中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并且和返饲A群轮状病毒(G4、G5、P[7]和P[23]基因型)的抗体水平做一比较。
经典猪瘟弱毒活疫苗或 E2 亚单位疫苗接种的母猪所生仔猪的血清动力学分析
由猪瘟病毒(猪瘟)引起的经典猪瘟(猪瘟)是最重要的猪病之一,给全世界的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系统性的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的最有效策略之一,推荐使用的两种主要的猪瘟疫苗,弱毒活疫苗(ML)和亚单位 E2 疫苗。
治疗猪病常规手段一般有两种,其一是喂药治疗,其二是注射(打针)治疗。许多养殖户错误地认为注射治疗的方法效果更好,但其实喂药更应该当做是常规手段。特别是以下几种情况,喂药治疗的方案比注射治疗的方案反而效果更好。
在规模化猪场,母猪便秘发生率较高,它是广大养猪朋友们深感困扰的问题之一。便秘的后果是有的母猪出现分娩过程延长甚至难产,严重者体温升高伴发疾病、出现死胎、诱发MMA(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症)、小猪腹泻、泌乳量减少导致仔猪断奶体重下降,使猪场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寒潮来袭,猪流行腹泻的防治措施有哪些?怎么预防猪流行性腹泻?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以呕吐、急性腹泻、脱水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性肠道疾病。流行性腹泻是临床上最常见、导致损失最大的腹泻病原。
猪支原体肺炎活疫苗使用效果分享:死亡率下降4.1%,发病率下降11.9%
山东某规模场,能繁母猪430头,至今是养殖十六年的老场,硬件设备较差,虽然该场技术实力强,但生物安全受到场地、布局、设备老化等因素影响很难做到完善,生产环境病原积累导致病原种类多、载量高,所以场内大问题可控、小问题不断,生产成绩很一般。今年春节过后猪群波动较大,主要表现为保育内仔猪顽固性呼吸道疾病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