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粮食市场的几大主角均表现平平。首先说往年风头最强劲的玉米,今年从一收获上市开始就一路下跌,直到东北的暴雪才扭转了跌势。
东北的这场雪给玉米带来了很大底气,确切的说,是三场雪,不管怎么说,终于让跌跌不休的玉米缓了一口气。但玉米这边刚松了一口气,小麦却绷不住了,而且令市场感到意外的是,多个产区的主流价格正在逐步跌破1.5元/斤。
豆粕大跌近1000元,进口大豆扎堆到港,大豆价格上涨难度不小?
近期,国内豆粕现货报价震荡下行,进入11月中旬,由于外盘市场,美豆出口进入高峰期,巴西地区天气炒作的情绪减弱,国际大豆价格震荡下行,带动国内连粕价格走低!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1月17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0.26元/公斤,与上周五(11月10日)的20.48元/公斤相比,下降1.1%。本周的平均价格为20.22元/公斤,与上周20.48元/公斤的均价相比,下降1.3%,与去年同期的33.55元/公斤的均价相比,下降39.7%。
虽然在新季玉米关键生长时期,部分产区受天气扰动单产表现不一,但国内整体来看,本年度新季玉米丰产预期逐步兑现,供应端表现相对宽松。而目前传统养殖旺季并未如期发力,下游玉米饲用需求难有放量提振,且深加工需求表现平平,玉米需求端乏善可陈,价格暂承压难涨。
本周CBOT美豆期货震荡运行为主,国内豆粕价格震荡偏弱,截止到11月7日,沿海主流区域豆粕市场价格在4050-4130元/吨。由于种植利润较好,今年巴西大豆播种面积将继续增加,目前多个机构对该国大豆产量预估仍然维持丰产预期,并有望创出历史最高纪录。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1月13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0.25元/公斤,比上月同期的价格下降了1.45元/公斤,降幅为6.7%
11月步入中下旬,近期,在国内粮食市场,玉米价格呈现筑底回升的态势,受东北降雪,基层潮粮卖压风险锐减,叠加,多地积雪高筑,物流运输不畅,贸易商采购低价粮源的难度逐步增加,部分地区深加工企业报价也逐步走强,黑吉辽地区,主流玉米价格涨至1.15~1.25元/斤!
猪场降本的目的是为了增效,猪场的最终目标是增效。什么是“效”?“效”的含义应该是效果、效率、效能和效益。增效的最终目标是效益,是经济效益,提高养猪的效果、效率、效能是提高养猪效益的前提和基础。不管生猪行情如何,降本增效永远是猪场的主题。
今年小麦市场供需格局对价格的影响表现更加明显。上半年市场粮源供应压力凸显,一方面2022年小麦增产明显,且新麦价格一直处于高位,饲料用量减少,市场结余较多。
热榜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