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动荡之后,玉米终于“落幕”了。在2023年最后一周,全球玉米价格跌到了近3年的低点,全年综合跌幅超过了30%,结束了此前连续5年上涨的牛市行情。
进入2024年,在国内生猪市场,元旦假期猪价短暂回暖,但是,受限于生猪供应压力尚存,标肥价差收窄,而节后消费支撑转弱,市场对于大肥刚需转差,部分屠企差别收猪,猪价上演“屠牛”大戏,部分屠企严格控制收猪的体重,300斤以上大猪压价情绪较高,在多空博弈下,猪价呈现滑坡下跌的走势!那么,市场发生了啥?
2023年生猪市场养殖亏损时长、影响力广,猪价低迷导致产业整体生存难度明显增加,而这背后主要原因仍然在于生猪整体产能高企。
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生猪产业规模化程度已经达到65%,并且未来这一占比还会快速上升。与此同时,我国规模养殖企业及其行业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大。2022年,我国TOP20猪企出栏总量为16831万头,占全国总出栏量的24%!
玉米还没折腾明白,小麦又开始胡乱出牌了。本来小麦的行情是挺明朗的,市场的情绪也基本快要稳定下来了,结果就在年底至年初这几天,小麦市场连扔了3个“炸弹”,再次把市场给炸乱了。
都说女人善变,这话肯定是假的,因为女人再善变也变不过玉米去。从年初到现在,刚涨了几天?一只手就能数过来,也就涨了3天,结果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人家又跌了。
随着2024年的到来,国内的农产品市场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农户们对于粮价和猪价的波动,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时而揪心,时而宽慰。
随着国内生猪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上市猪企在能繁母猪存栏方面的状况成为了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将针对上市猪企前20的能繁母猪存栏状况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刘克雄:后非瘟时代,猪场如何有效应用精准母猪批次化管理技术?
当前养猪业大背景下,降本增效成了所有养殖者的奋斗目标。精准批次化生产以繁殖调控技术使猪群实现同批发情、同批配种、同批分娩,从而大大
阳历新年后,玉米迎来了“开门红”,本来是个不错的行情和寓意,市场的情绪也是得到了振奋。但是虽然玉米持续上涨,但市场的反应却表现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