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农业农村部监测,3月17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0.45元/公斤,与上周五(3月10日)的20.83元/公斤相比,下降1.8%。本周的平均价格为20.64元/公斤,与上周21元/公斤的均价相比,下降1.7%。
近日,牧原股份(002714.SZ)、新希望(000876.SZ)、温氏股份(300498.SZ)三家上市猪企发布2月的生猪销售简报。其中,牧原股份披露的是1-2月合并销售情况。
破4000元/吨!豆粕成交均价跌至八个月低点,还有回调空间?
虽说近期因阿根廷大豆受产区干旱及早霜天气影响,产量预期减少至近20年来偏低水平;加之巴西大豆收割缓慢后上市及出口时间相对延迟,在巴西大豆逐渐收割上市之后CBOT大豆期价虽然较前期有所回调。
截至3月17日当周,自繁自养生猪养殖利润为亏损255.15元/头,3月10日为亏损202.04元/头;外购仔猪养殖利润为亏损478.79元/头,3月10日为亏损370.16元/头。
进入3月后,生猪价格震荡回落,对养殖盈利影响较为明显,二者走势较为相近。而饲料原料价格虽有回落动作,但平均到每头生猪时变动十分微弱,对盈利的支撑力度有限。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可知,受猪价下滑影响,下半月养殖盈利不乏继续下滑可能。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猪肉是中国人民的主要肉类消费品之一。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生猪存栏量为3 84亿头,猪肉总产量为5446 1万吨。与此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进口国之一。
朱增勇:莫让生猪炒作信息谣言迷了眼,防猪病稳生产提效率增收益才能将养猪做好做强
非洲猪瘟以后,随着生猪产能恢复到常态水平,非洲猪瘟防控进入常态化。冬春季是每年动物疫病高发期,防控意识松懈、人口流动性和生猪产品流通等因素也会影响疫病风险。
2023年一季度国内生猪价格呈现先涨后跌走势,但季度均价较季初低点涨幅明显,其原因主要是养殖场出栏减量叠加二次育肥需求增加,生猪供应端收紧;另外屠企分割入库增加,产品需求增加,市场供小于求。
非洲猪瘟(下称“非瘟”)在沉寂两年后,近期,某机构发布的一份题为“非瘟或卷土重来”的研究报告在行业内引发关注。但从记者向业内了解的情况看,本轮非洲猪瘟具有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影响程度有限且整体可控。
生猪市场持续“颓靡”,牧原股份1-2月商品猪价跌至14.49元/公斤
3月15日晚间,牧原股份(002714.SZ)发布1-2月生猪销售简报称,2023年1-2月份,公司销售生猪884.4万头,销售收入146.65亿元,商品猪销售均价14.49元/公斤。
热榜新闻
专栏作者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