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能繁母猪存栏来看,本轮猪周期能繁母猪存栏高点是2022年12月的4390万头。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4年1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80万头,为3900万头正常保有量的104.6%。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也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2024年以来,养殖盈利恢复,养殖端陆续补产能。而年内随着产能逐级增加,考虑到生猪繁育周期,亦或影响未来生猪供应。预计2025年上半年生猪供应端或保持较为充裕水平,对猪价形成利空影响,盈利空间或收窄。
近期,国内生猪价格承压下跌,而且,最近两日,降幅有持续走扩的压力,支撑猪价下跌的逻辑在于生猪认卖情绪偏强,出栏呈现扎堆的局面,而消费支撑尚存,市场购销双旺局面下,市场基本面延续产销错配的局面,价格重心震荡下行,标猪报价跌至15.46元/公斤,猪价创下阶段性新低,月内降价幅度近6%!
2天跌了1块!猪价下滑背后的原因在哪?年前猪价是否还值得期待?
传统节气冬至的到来,并没有改变跌跌不休的猪价走势,养殖户的情绪也随着天气跌至冰点,那么此播猪价下滑背后的原因在哪?年前猪价是否还值得期待?
2025年养猪新挑战盘点:猪价红利消退,饲料上行,产能去化变慢,周期缩短……
大起大落间,猪企摒弃了过去大干快上的激进扩张方式,转为“深挖洞、广积粮”的谨慎策略。背后既有融资端收紧、自身负债高企的牵制,又有基于猪价红利减弱、猪周期待熨平、行业进入微利时代的共识。
传统冬至节气,猪肉消费的旺季,虽然,近期,受气温下降,冷空气活动频繁,猪肉购销需求稳固提升,南方腌腊也迎来高峰,但是,猪价上涨难以兑现,而且,最近两日,市场呈现显著下降的局面,猪价已经跌破了“地板线”。
近年来随猪非瘟影响趋缓,上游产能优化及生产性能提升等综合因素带动产业变革加快,规模化市场占比份额提升降低市场非理性空间调整,猪价波动空间缩小,上游产能调整区间压缩,或逐渐拉长猪周期的演变过程。
2024年生猪产能逐渐恢复,2025年上半年养殖企业盈利空间或收窄
2024年以来,养殖盈利恢复,养殖端陆续补产能。而年内随着产能逐级增加,考虑到生猪繁育周期,亦或影响未来生猪供应。预计2025年上半年生猪供应端或保持较为充裕水平,对猪价形成利空影响,盈利空间或收窄。
热榜新闻
专栏作者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