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吉动物营养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技术 > 非洲猪瘟 > 内容

卫秀余:非洲猪瘟防控的关键点和存在的漏洞

猪业科学 2024-04-17

阅读()

随着猪价的持续低迷,养猪业开始进入了一个漫长的微利时期;因此如何增效降本是养殖业必须要面对的课题。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告诉人们:表型=基因型 +环境因素,所以猪只生产性能的好坏除了基因以外还要受到猪所处环境因素的影响。

随着猪价的持续低迷,养猪业开始进入了一个漫长的微利时期;因此如何增效降本是养殖业必须要面对的课题。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告诉人们:表型=基因型 +环境因素,所以猪只生产性能的好坏除了基因以外还要受到猪所处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包括饲料、饮水、猪舍环境(空气、温度、饲养密度等)和疾病等,其中饲料、饮水、猪舍环境等因素在规模化养猪企业中基本同质化了,唯有疾病因素在不同猪场间差异较大,因此造成相同品种的猪在不同猪场生产水平差异的决定因素是疾病。鉴于此,猪场增效降本的核心应该是如何防控和净化疾病,而不是为了减少支出砍掉应该加强的动保项目。例如通过加强对猪场环境和猪群的日常和定期检测,就可以对常见疫病的风险程度进行预测预警、减少盲目使用动保产品,不断优化免疫程序、减少疫苗使用量等;表面上增加了检测费用,但最终减少了动保产品的使用、而且猪群更健康,真正达到了增效降本的目标。

 

下面基于笔者实验室20 多年来检测数据的总结和分析,对非洲猪瘟及主要猪病的防控和净化提出一些建议。 

 

生猪

 

非洲猪瘟防控的关键点和存在的漏洞

 

虽然我国的非洲猪瘟病毒出现了新的变化,强毒株、弱毒株、基因重组毒株都被检测到,但是养猪场更要关注的是传播途径是否发生了改变。现有的研究报告说明,无论哪个毒株其传播途径没有改变,因此不断完善的生物安全措施仍然是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的主要手段。生物安全的核心是隔离!即阻断病原体与动物的接触,所以消毒仅仅是生物安全措施中一个工具而不是全部。

 

在防控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措施上已经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在对防控失败猪场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还存在一些漏洞,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和及时弥补:

 

(1)综合性饲料加工厂(水产、家禽、猪料)的设备污染传播(包括散装运料车);

 

(2)人为投毒;

 

(3)淘汰母猪没有走销售肥猪的通道;

 

(4)消毒不彻底(高温不达标、药物含量不足、猪舍环境存在消毒死角等);(5)休假返场人员的洗消通道没有严格隔断脏区、洗澡区、净区,造成交叉污染;

 

(6)异常猪必检非洲猪瘟核酸落实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造成疫情扩散;(7)集中时间销售肥猪,部分拉猪车一天内多次往返,后面几次的消毒流于形式;

 

(8) 老鼠、蚊、蝇、风机等机械性传播;

 

(9)饲料运输车进入生产区卸料,更有甚者小刀手进猪舍挑猪。

 

猪蓝耳病净化途径的选择

 

在养猪业进入微利时期,猪蓝耳病事关猪场的赢利能力,因此大家自然而然地重视起猪蓝耳病的防控问题。由于活疫苗预防、药物防治等方案的不尽如人意,净化方案开始得到关注,所以如何选择猪蓝耳病净化途径是猪场必须要面对的。下面介绍一下目前常用的三种净化途径的优缺点供大家参考:

 

(1)清群/重新建群。投入成本高、周期长,但适合于新建猪场或复养猪场;

 

(2) 闭群净化。周期长、影响生产流程、不确定因素多,净化成功后维持较难

 

(3)免疫净化。选用具有细胞免疫功能的灭活疫苗进行免疫,不影响生产流程,而且通过N蛋白抗体和 GP 蛋白抗体的检测来评估是否存在活病毒的感染和免疫力,可以有效提升后备种猪驯化和维持净化的能力。

 

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控误区和净化

 

由于猪流行性腹泻活疫苗的大量使用,猪场环境中尤其是产房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核酸的检出率普遍较高,但现有的 PCR 检测方法不能区分疫苗或野毒核酸,所以造成了许多误诊。要记住的一点是猪流行性腹泻康复猪不会长期带毒,因此在暴发的猪场只要严格做好猪场的粪污无害化处理、加强环境消毒、结合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模式,就可以达到净化的目标;越来越多的种猪企业开始销售猪流行性腹泻抗原抗体双阴种猪就是有力的证明。目前在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控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希望大家及时纠正:

 

(1) 用强毒驯化后备种猪,造成猪场环境的人为污染和传播;(2)把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核酸阳性等同于野毒感染;(3)把哺乳仔猪腹泻等同于猪流行性腹泻。

 

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的防控关键点

 

疫苗免疫仍然是防控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的首选方案,但现在使用的猪圆环病毒 2 型疫苗都无法阻止感染,因此常规的核酸和抗体检测方法不能用于免疫效果评估,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疫苗免疫效果评估方法是生产成绩的统计分析;但在我国的中小猪场很难得到准确的生产成绩数据,所以很难通过生产成绩的统计分析来真实评估圆环病毒2型疫苗的免疫效果。鉴于此团队选用猪圆环病毒 2 型 Rep 蛋白抗体检测试剂盒,来评估免疫了猪圆环病毒 2 型基因工程疫苗后的野毒感染状况,并且证实了 Rep 蛋白抗体阳性率及滴度与生产成绩的高低呈正相关关系。

 

如何破解“13周龄墙”

 

在许多规模猪场,出现了育肥猪与保育猪生产成绩倒挂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这些因素造成的:

 

(1)许多细菌性疫病的母源抗体在60 日龄后逐渐消失了,如胞内劳森氏菌、猪痢疾密螺旋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丹毒杆菌等;

 

(2)保育期间的疫苗免疫失败,如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 2型、猪肺炎支原体、猪伪狂犬病等;

 

(3)转入育肥舍时没有与保育后期猪舍环境温度衔接好,造成温差应激;

 

(4)育肥猪饲料霉菌毒素超标,造成免疫抑制。

 

因此破解“13 周龄墙”的关键点是:

 

(1)通过定期检测,评估疫苗免疫效果、及时优化免疫方案(包括疫苗选择、免疫程序);

 

(2)转入育肥舍后持续4周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对胞内劳森氏菌、猪痢疾密螺旋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丹毒杆菌等都有效的抗菌药物组合进行预防保健;

 

(3)做好猪舍环境调控,减少温差应激(包括昼夜温差);

 

(4)注意饲料质量。 

 

综上所述,不断完善的生物安全措施是目前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的主要手段,不要轻易相信不需要生物安全措施的“神药”、“神苗”;猪蓝耳病净化是趋势,如何维持净化是关键;加强日常和定期的主要疫病核酸和免疫抗体检测可以优化免疫程序、科学使用药物保健,表面上增加了检测费用、最终达到了增效降本的目标。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