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吉动物营养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技术 > 非洲猪瘟 > 内容

哈兽研:我国出现基因I型非洲猪瘟病毒,及其毒力研究和来源分析

猪相关 2021-10-31

阅读()

哈兽研最新一份研究文章显示,他们的一个研究团队在山东和河南地区分别分离到了基因I型的非洲猪瘟病毒,两个毒株均为低毒力毒株。

哈兽研最新一份研究文章显示,他们的一个研究团队在山东和河南地区分别分离到了基因I型的非洲猪瘟病毒,两个毒株均为低毒力毒株。随后他们对分离到的病毒的致病性和传播性进行了实验室研究,并分析了病毒可能的来源。

 

历史

 

非洲猪瘟病毒,目前发现24种基因型,全部存在于非洲大陆。

 

有史以来有两次重要的外泄事件,第一次为基因I型,1957年到达葡萄牙,随后在1960-70年代传播至西班牙、法国、马德拉、意大利、古巴、马耳他、撒丁岛、巴西、多米尼加共和国和海地。这一波点外泄到了1990年代在全球受影响地区都完成了病毒净化,撒丁岛除外。

 

第二次外泄则始于2007年的格鲁吉亚,为基因II型,2018年进入我国,是目前在亚欧大陆流行的毒株。

 

两例基因I型的确诊

 

2021年6月,山东某猪场一头重约80公斤的育肥猪出现麻痹症状,被安乐死后进行剖检。收集了肺部样本并运送到中国国家非洲猪瘟辅助参考实验室(CNASFPL)进行非瘟检测。在河南省的另一个猪场,育肥猪出现了慢性感染症状,包括体重减轻、间歇性发热、皮肤溃疡和关节炎;还观察到零星死亡。收集了四头死猪的样本,包括淋巴结和脾脏,并将其运送到 CNASFPL 进行 ASFV 检测。所有样本均通过针对病毒 p72 基因的 qPCR 确认为 非洲猪瘟阳性。对 p72 基因的进一步序列分析表明,这些样本中的 非瘟病毒属于基因型 I。

 

基因I型感染的症状

 

为了确定所分离到的基因I型毒株的致病性,研究者把山东株在活猪上进行了测试。每组6头SPF猪分别肌注10^3 TCID50 和10^6 TCID50剂量的病毒。在接种后的第3-18天,所有被攻毒的猪都不同程度表现出间歇性发热。在10^6剂量的攻毒组中,三头猪在第11天开始在颈部、耳后、腹部甚至全身的皮肤上出现丘疹。从第 13 天和第 17 天开始,所有六头猪都开始出现关节病;两只猪分别在接种后第 14 天和第 25 天开始跛行。两只猪分别在注射后第 17 天和第 20 天出现多发局灶性皮肤坏死。在 28 天的观察期内,所有的猪都存活了下来。

 

图片

 

基因I型的排毒情况

 

为了评估病毒脱落和病毒血症的情况,对实验猪进行了口腔拭子、直肠拭子和血液样本的采集,每隔一天使用 qPCR 检测ASFV基因组DNA。对于接种了 10^6 TCID50 山东株的猪,在第5天的口腔拭子、第7天的直肠拭子和第7天的血液中可检测到病毒 DNA。对于接种了 10^3 TCID50 病毒的猪,在接种后第 9 天的口腔拭子、接种后第 11 天的直肠拭子和接种后第 7 天的血液中可检测到病毒 DNA。在所有接种猪感染后超过 28 天,在口腔和直肠拭子中检测到病毒 DNA。一般来说,与直肠拭子相比,口腔拭子中的病毒脱落更早且水平更高。

 

关于病毒来源的讨论

 

研究者认为,此次对基因I型非洲猪瘟的发现和鉴定为国内首次。基于全基因组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所发现这两毒株与 NH/P68 和 OURT88/3(两种基因I型葡萄牙早期分离株)高度相似。NH/P68 于1968年在葡萄牙从一头具有慢性临床症状的家猪中分离出来,而 OURT88/3 于1988年从葡萄牙养猪场的软蜱(Ornithodoros erraticus)中分离出来。尽管如此,河南株(HeN/ZZ-P1/21)和山东株(SD/DY-I/21)在整个基因组的核苷酸突变、缺失、插入和短片段替换方面与 NH/P68 和 OURT88/3 显示出显着的遗传差异。 

 

特别值得关注的一点是,河南株和山东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差异较大,说明可能是两次独立的引入事件带来点这两种毒株。

 

1960年代,基因I型非洲猪瘟在葡萄牙曾经通过在骨髓细胞中连续传代进行弱化,获得的弱毒株曾经开展疫苗实验。但是由于接种之后出现慢性症状,实验即被迅速叫停。此后就有NH/P68 和 OURT88/3两种毒株时而在现场检出。经过30多年的努力,到了1990年代,葡萄牙以及西班牙成功完成非瘟的净化,从那以后两种毒株就没有再在现场检出过。

 

当然在基因I型的始发地非洲,也有可能从强毒力的基因I型慢慢进化出低毒力,所以也不能完全排除这一种来源的可能性。

 

局面更复杂

 

强毒力基因II型于2018年传入我国之后持续在全国蔓延,去年该所的一项研究证实,在不同地区出现基因II型自然低毒力毒株。现在又证实存在基因I型的低毒力毒株。由于这些低毒力 ASFV 具有更长的潜伏期、更有效的传播性,并且会引起轻微的感染和慢性疾病。受感染的猪不断排出病毒并出现低水平病毒血症,这使得早期诊断比田间减毒基因II型病毒更加困难。

 

同时,基因II型强毒和弱毒与基因I型弱毒之间的新的重配子可能随后会出现。因此,基因I型ASFV的出现将给中国的ASF根除带来更多的问题和更大的挑战。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