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吉动物营养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技术 > 非洲猪瘟 > 内容

猪瘟致死率高,怎样有效防控?都有什么特征?

今日养猪 2021-07-25

阅读()

当前我国猪瘟的发病特点主要表现为症状非典型、隐性感染、免疫耐受与带毒综合征共存等特征,流行状况以点状散发为主,发病率不高。

当前我国猪瘟的发病特点主要表现为症状非典型、隐性感染、免疫耐受与带毒综合征共存等特征,流行状况以点状散发为主,发病率不高,猪瘟的防控目标已经到了从预防控制转向净化根除的关键时刻。猪场可根据自身实际,制定适合自己的个性化防控方案,为我国早日实现猪瘟的净化贡献力量。

 

根据对我国猪瘟的流行状况调查分析,当前我国猪瘟的发病特点主要表现为症状非典型、隐性感染、免疫耐受与带毒综合征共存等特征,流行状况以点状散发为主,发病率不高。本文介绍了我国猪瘟的发病特点及流行状况,并探讨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包括严格控制传染源、疫苗免疫、抗体监测、发展规模化和智能化养殖,希望能帮助养殖户提高防控猪瘟的能力,促进养猪业健康发展。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以发热、出血为主要特征,虽然该病和非洲猪瘟的发病症状比较相似,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不同年龄、性别的猪均可感染,且该病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

 

1 猪瘟的发病特点与流行状况

 

1.1 发病症状不明显

 

猪瘟在我国早有流行,20世纪30年代,猪瘟在江苏、浙江一带已经流行了。那时候没有较好的疫苗,主要用血清来治疗,临床症状比较典型,以高热、皮肤和内脏器官严重出血为特征,死亡率可达到100%。后来有了很好的猪瘟疫苗,猪瘟疫情得到了控制。2020年猪瘟疫苗的批签发数量约为14.8亿头份,需要免疫的猪只数量约为5.8亿头,猪瘟疫苗的免疫次数达到了2.5头份/头。

 

图片

 

由于高强度免疫猪瘟疫苗,典型猪瘟的发病率显著减少,目前猪瘟发病以非典型症状为主,发病症状显著减轻,发病率、死亡率较低。发病较多的主要是断奶后的仔猪及架子猪,表现症状轻微,不典型,病情缓和,病理变化不明显,病程较长,体温稽留在40℃左右,皮肤无出血小点,但有淤血和坏死,食欲时好时坏,粪便时干时稀,病猪十分瘦弱,致死率较高。也有耐过的,但生长发育严重受阻。

 

1.2 “隐性感染猪”危害大

 

宁宜宝等研究表明,在猪群猪瘟抗体水平不够高或者免疫系统被破坏的时候,猪瘟病毒可能在猪体内长时间存活,由于猪群又有一定的抵抗力,所以感染的猪通常没有明显的发病症状或者症状比较轻微,感染猪持续向外排毒,造成其他猪只的感染。这种隐性感染猪只不易被发现,是最危险的传染源,给猪瘟防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图片

 

1.3 免疫耐受与带毒综合征共存

 

低毒力的猪瘟病毒感染母猪后,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会成为病毒的携带者,病毒可以通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从而造成母猪的繁殖障碍,出现流产、早产、弱仔的比例上升,断奶母猪不发情或返情率升高。存活的仔猪貌似健康,实际上成为了猪瘟病毒的储存和复制场所。

 

由于仔猪先天感染,所以免疫系统会认为猪瘟病毒是自身的东西,无法对其进行识别,产生免疫耐受,疫苗免疫也无法产生有效的抗体,病毒会在猪体内长期存在,在受到应激或者健康状况下降的时候,这些先天带毒猪会往外排毒,感染周围的猪,造成水平传播。正是由于病毒的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这种恶性循环,导致猪瘟在我国长期存在,一直没有被彻底净化。

 

1.4 猪瘟的流行现状

 

目前猪瘟疫苗的免疫率比较高,达到了95%以上,高强度的免疫使猪瘟的抗体合格率也比较高。2020年猪瘟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平均抗体合格率达到了85.9%,达到养猪公司要求的群体合格率不低于80%的标准,从抗体角度也证明了猪瘟防控相对较好的结果。

 

图片

 

所以,目前猪瘟大规模暴发流行的几率很低,多呈点状散发流行,发病范围较小,临床症状较轻。根据2020年猪瘟抗原检测结果显示,抗原阳性率仅为1.9%。通过饲养管理提高猪群的健康度,按照合理的免疫程序去做免疫,加强猪场生物安全,完全可以阻止猪瘟流行。

 

2 猪瘟的防控措施

 

2.1 严格控制传染源

 

控制传染源是猪场生物安全的主要环节之一,对进入猪场的人员、车辆和物品进行严格消毒;定期进行猪瘟抗原和抗体检测,对抗原阳性猪及时淘汰,发病猪进行无害化处理;把好引种关,引种前对即将引入的种猪进行检测,杜绝猪瘟带毒猪进场,引种后做好隔离和驯化工作。

 

2.2 疫苗免疫

 

对于病毒性疾病,疫苗免疫仍然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目前我国猪瘟疫苗有全病毒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全病毒猪瘟疫苗免疫原性好、抗体产生快、免疫保护期长、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但无法通过抗体检测来区分疫苗毒和野毒感染;而亚单位疫苗免疫原性相对较差、需要理想的佐剂辅助、疫苗生产成本高,但安全性较全病毒疫苗高,且可以用于区分疫苗毒和野毒感染,适合净化猪瘟。

 

对于正在发生猪瘟的猪场,仔猪可以做超免,即仔猪出生后先注射猪瘟疫苗,2h后吃初乳,以防止母源抗体的干扰,这种方法比较烦琐,但效果很好;对于猪瘟稳定场,种猪可1年普免3次,仔猪根据母源抗体变化确定首免时间,1个月后进行二免。

 

2.3 定期进行抗体监测

 

杜念兴做了猪瘟抗体与攻毒保护关系的研究,用PPA-ELISA测猪瘟抗体,分析抗体与攻毒保护率的关系,结果发现:攻毒保护率和抗体水平呈正相关,当抗体OD490小于0.17时,攻毒保护率为20%;抗体OD490介于0.17~0.3时,攻毒保护率为75%;抗体OD490大于0.3时,攻毒保护率为100%。

 

李栋梁等也进行了猪瘟抗体保护临界值的研究,使用的是正向间接血凝实验检测抗体的方法,结果表明:当抗体滴度等于或小于51og2时,部分实验猪出现高热和典型的体表及内脏器官病变;当抗体滴度等于61og2时,除部分仔猪出现体温升高外,没有其他可见病变,病原检测全部呈阴性;当抗体滴度等于或大于71og2时,实验猪无任何可见临床症状和病变,病原检测全部呈阴性。以上试验均说明,随着猪瘟抗体水平的升高,猪群对猪瘟野毒的抵抗力也会增强。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应每半年进行1次抗体监测,了解猪群的整体抗体水平,在抗体水平不足以提供有效保护时,及时进行疫苗的补免。

 

2.4 发展规模化、智能化养殖

 

我国散养户数量比较多,年出栏500头以下的猪场占比50%左右,散养户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比如防疫意识淡薄、饲养管理水平差、设备落后等。这些长期存在的问题阻碍了生产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疾病防控。所以,发展规模化和智能化养殖成为了当前的迫切需求,对改善猪场环境、提高生产成绩有很大帮助。

 

规模化并不只是养殖量的提高,还要有与之配套的设施设备、生产流程、制度、高水平的技术人员等。如果只是养殖量大,而没有相应的配套设施,一旦发生疫情,养殖量大的地方反而会成为重灾区。猪场规模化程度越高,对管理的要求也就更高,包括人员管理和猪群管理等,场内各种制度,如消毒、免疫、引种、无害化处理等也要更加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为猪瘟和其他疫病的防控及净化提供有利的条件。

 

3 小结

 

长期以来,我国对猪瘟一直坚持免疫预防政策,经过不懈努力,猪瘟发病率和死亡率达到了极低水平,部分种猪场达到了净化标准,猪瘟的防控目标已经到了从预防控制转向净化根除的关键时刻。为了这一目标,猪场可根据自身实际,制定适合自己的个性化防控方案,选择优质的疫苗产品,为我国早日实现猪瘟的净化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