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猪场养殖已进入非洲猪瘟常态化时期,在此大环境下,做好科学、有效的非洲猪瘟“智慧”防控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仇化吉研究员在兽用生物制品企业论坛上做了《防非流派与防控实践》的主题报告。仇老师对当前非瘟疫情形势与猪价走势、当下非瘟防控流派与防控实践及我国养猪业未来发展方向做了重点介绍。
仇华吉研究院
当前疫情形势
1.局部地区去产能达到10%-50%
2.流行病学复杂化(野毒、疫苗毒、“变异株”)
3.拔牙、带毒生产
4.疫情持久性、艰巨性
5.现在是养猪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危中有机,危机创造奇迹
生猪产能恢复和猪价走向
A.产能恢复97.6%(截至今年4月底)
B.当前价格低迷的原因分析
1、消费结构改变、季节性消费淡季;
2、复产、新增产能逐步释放;
3、超大肥猪,冷库饱和,屠企压价;
4、拔牙、清场,但肉没浪费;
5、恐慌性抛售、三元母猪集中淘汰。
当下非洲猪瘟防控流派
A.两种理念/方向:
眼里惟有病毒(切断、切断、再切断)
眼里只有猪(目中无毒,一心养猪);
B.多个流派/模式:切断派、拔牙派、净化派、疫苗派、神药派、体内外阻断派、综合防控派、生态防控派。
1、广西扬翔:铁壁铜墙
2、广西奇昌:猪场飘香
3、天津猪世纪:出淤泥而不染
基于系统思维的非洲猪瘟防控策略
1 精准生物安全:选址、硬件、流程、风险分析/流行病监测
2 舒适的环境:温度/温差、湿度、氨气、光照、噪音、粪污
3 均衡的营养:无霉变玉米、优质蛋白、膳食纤维
4 少应激管理:福利化/猪性化管理,转群、换料、批次化、少吃药、少用苗
5 减量化免疫:少打苗、打好苗、联合免疫
6 闭群式繁育:尽量不引活猪,四元轮回杂交、顶交育种
7 野疫苗毒”的监测与防控
1、来源:II型(MGF/CD2v单缺失、双缺失);I型(缺失CD2v);
2、主要途径:潜伏感染的外来种猪和猪苗、猪产品污染;
3、发现:临床观察,实验室监测(qPCR检测病毒核酸、ELISA检测抗体/抗原、试纸条检测抗原/抗体);
4、采样:咽拭子、阴户拭子、鼻拭子、尾根血、脐带血、胎盘、羊水、恶露、环境样品等;
5、防控措施:三管齐下(管控源头、降低载量、提升阈值)。
我国养猪业的未来展望
1.安全的产业:华系种猪、中国猪肉
2.好吃的猪肉:绿色养殖、美味肉品
3. 生态的农场:生态养殖圈、产业链种养结合、适度规模、循环农业、绿色食品、品牌猪肉
4.富美的乡村:乡村振兴、美丽家园。未来,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生态化、福利化养殖,是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养殖强国的必由之路!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