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第四届国药动保规模猪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与净化高峰论坛在星城长沙隆重举行。
在“后非瘟时代”养猪环境越来越复杂的背景下,本届论坛以猪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净化为重点,邀请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翟新验、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蔡雪辉、中山大学教授曹永长、湖南农业大学动医学院教授余兴龙、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研究员向华等业内知名专家,及国药动保总经理漆世华、副总经理石宝兰、市场/技术总监徐敏、猪苗事业部总经理谢忱与来自全国各地300余位规模猪场管理人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共话猪场重大疫病科学防控之道!
国药动保总经理漆世华为大会致辞
国药动保总经理漆世华在论坛开幕致辞时表示,中国养猪业长期面临着“新病不断,老病新发”的严峻疫病防控形势。加之近几年非洲猪瘟的持续肆掠,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他回顾说,2019年第四季度至2020年,出栏一头肥猪可净赚2000元以上的暴利时代已成为历史。近几年疯狂的猪场扩建,导致生猪年产能已突破8亿头。严重的产能过剩叠加其他一系列影响因素,使猪价出现断崖式下跌。从2021年初到2022年第一季度,整个养猪行业经历了猪价严重倒挂的最难熬、最漫长、最寒冷的冬天。尽管目前猪价出现了逐步上涨的良好势头,但在国际上俄乌冲突、通胀加剧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以及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很多养猪企业依然面临如何才能“活下来”的严重挑战。要想彻底走出低谷,“增效降本”已成为养猪企业不可回避的话题。而猪场的疫病防控与净化水平则是影响企业养殖成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鉴于此,国药动保组织本次高峰论坛,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共同研讨如何做好猪场的疫病防控及净化,推动企业增效降本,助力产业稳健发展。
国药动保猪苗事业部总经理谢忱主持上午会议
论坛开幕式及上午议程由国药动保猪苗事业部总经理谢忱主持。谢忱对到会嘉宾表示了热烈欢迎!并表示国药动保一路走来在领导、专家、和客户朋友的支持下产业规模日益壮大,科研实力日益强大,产品品质日益提升,品牌形象日益提高,更是为各位养殖用户防疫减负不断创新不断努力,成为养猪企业坚实可信的合作伙伴!
疫病防控和净化,不是猪场单方面的事儿!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翟新验在报告中对我国目前动物疫病净化及防控相关政策进行了剖析并指出:我国动物疫病从被动预防到主动控制、净化,是不断探索的过程。构建科学、高效的动物疫病净化策略,不仅有利于提升区域动物疫病防控水平,且对于保障核心种源安全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翟新验建议不同养殖企业、根据猪场的不同规模、养殖模式等情况,应执行“一场一策”的个性化方案,先以场为单位,建立“点状”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再“以点带面”实施养殖区域内的生物安全防控体系。最终需要明确的是:疫病防控和净化的过程,需要多方协作,共同发力,养殖企业和地方政府、产业上下游等各个环节打好配合,做好高效协同!
疫苗免疫,仍是蓝耳防控的重要手段!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研究员蔡雪辉就当下蓝耳病发展流行趋势、防控现状及当下主要防控手段进行分享。蔡雪辉强调:调研数据显示,腹泻和蓝耳在猪场的发病率依旧居高不下。就蓝耳而言,其已经经过了从经典株到高致病性毒株和NADC-30、类NADC34 毒株等多轮变异。鉴于我国复杂的养殖结构和防控形势,结合蓝耳病传播快、易变异等特性,其在我国呈现出“多毒株在同一地区流行”的明显趋势。
就蓝耳病的疫苗防控,蔡雪辉强调:从近年蓝耳疫苗使用反馈来看,我国蓝耳病免疫防控效果并不理想,且实践证明活疫苗确实存在毒力返强、影响其他疫苗免疫效果等问题。针对NADC-30毒株,稳定高效的疫苗都可提供一定的交叉保护。就当下阶段而言,疫苗免疫依旧是防控蓝耳病的重要手段,但疫苗滥用、多苗混打等情况,只会让蓝耳病防控形势愈加复杂且加速变异!蔡老师建议稳定的种猪群体尽量以灭活苗免疫为主,中高风险场的商品猪使用活疫苗为主。
国药动保市场总监徐敏在提到目前蓝耳病防控现状时提到:感染状态的评估是猪场生产者选择控制方案的基础,根据蓝耳病发病状况,我们将猪场分为阴性场、暂定阴性场、阳性稳定场和阳性不稳定场,而国内目前大部分猪场皆属于阳性不稳定场!针对阳性不稳定场,要采取快速稳定母猪群的核心策略;稳定场则要严格把控后备猪的进群监测。
在蓝耳防控方面,除做好生物安全、引种驯化、适当药物保健和全进全出等,疫苗免疫是必不可少的防控措施。市场主流蓝耳疫苗有国内经典株、美国经典株、变异株和PC嵌合疫苗。除阴性场不需疫苗免疫,暂定阴性场不免疫或全群免疫灭活苗之外,阳性稳定场及不稳定场,要想控制蓝耳并保持稳定,PC株嵌合疫苗无疑是最佳选择!因其具有自然弱毒株的低毒力特性和变异毒株一致的免疫原性,实现了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的有效平衡,且对流行毒株保护性好、不排毒、不返强、不重组,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在蓝耳净化方面,则要注重——净化开始前做好状态评估和目标设定;封群净化的策略制定;制定好监测计划;做好配合管理措施等。
后非瘟时代,其他疫病防控亦不容忽视!
细菌疾病也是猪场常见重大疾病之一,该病存在疾病种类多、多伴有呼吸道症状、继发及混合感染多、受饲养管理和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交叉免疫保护力较差、病原血清型多、耐药问题普遍、不易清除易复发等特征。
针对该类疾病防控,华中农大教授周锐建议猪场采用“合理用药+生物安全防控”的综合策略。且对于用药方式、剂量和给药时机要严格把握。一定要早发现、早用药,遵从“首剂加倍”原则,使药物在一个半衰期内迅速达到稳态浓度(坪值),缩短药物达到有效浓度的时间,立即发挥治疗作用且注重联合用药,增强药物协同作用,达到高效防控细菌病的目的。
中山大学教授曹永长谈到仔猪腹泻时提到:仔猪腹泻致病病原多种多样,其中以流行性腹泻发病率最高,亦是我国冬季猪群危害最严重疾病之一。在疫病传播方面,病猪是主要传染源,架子猪及育肥猪易感,母猪发病率变动大。其常规防控主要以切断粪口传播途径、保障饲料干净安全等为主。在疫苗选择方面,则要关注疫苗株与流行毒株匹配、免疫后能抵抗强毒攻击, 减少排毒或者不排毒、能引起粘膜免疫、免疫保护和免疫力之间的相关性等。实际免疫中,采取“活+死”的免疫方式可产生较高水平IgA抗体,免疫保护效果更好。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余兴龙根据猪圆环病毒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策略分享了观点。余兴龙认为:通过近几年监测数据可以看出,猪圆环病2型对养猪业的危害大大下降,其感染强度显著降低,但不容忽视的是其感染率却依旧居高不下!明显的临床病例不多见,但亚临床感染十分严重。亚临床感染不但带来免疫抑制,影响其他疫苗免疫效果,还导致猪群混合感染现象增加。
为此,在圆环防控上,除了做好饲养管理、环境控制和生物安全外,疫苗免疫亦是必不可少的有效防控手段。因目前圆环疫苗防控效果确实好,质量也很稳定,仔猪的圆环母源抗体普遍可以存在到8-12周,故余兴龙建议猪场调整免疫程序为——仔猪首免时间推荐到4-6周(具体的时间依母抗水平而定);商品猪在现有的基础上至少补一针;后备母猪的免疫在第一针到配种前最后一针通盘考虑。
很多猪场伪狂犬控制不住或者很不稳定!猪场增加了免疫频次,效果依旧不尽人意。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卫生研究所研究员向华提到。伪狂犬病毒已经发生变异,对于已变异的病原,诸多猪场还采用固有的疫苗产品和免疫程序,就导致了疫苗免疫效果不佳、免疫程序不匹配和免疫抗体检测方法匹配性降低等问题。因此,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是防控伪狂犬病的关键!在免疫程序制定时,需关注检测准确的抗体水平、选择适合的免疫抗体水平及疫苗免疫半衰期而不是盲目对仔猪进行滴鼻,初生仔猪盲目滴鼻只会导致中和抗体水平严重下降!按照“首免日龄=采血天龄+半衰期数×14”的公式得出——仔猪在出生后70天进行首免,能够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
另外,在伪狂犬净化过程中,有几个问题需要搞清楚——阳性猪并不等同于排毒猪、中和抗体不一定能阻止感染,但可提高感染阈值、一方面降低排毒另一方面要去提高感染阈值、控制肥猪是重点!做好疫苗选择、免疫程序优化和安全性评估是净化伪狂犬的核心。
“现在我国的养猪水平和养猪技术越来越高,为什么猪病却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防控了?”
在圆桌论坛环节各位专家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谈论。总得来说有几个原因:
1、在行业和养猪企业追求高效率养殖的背景下,我国生猪养殖的密度越来越大,导致很多疾病传播快,防控难、交叉感染。
2、人为错误的防控方式也是导致猪病多、防控难的源头。
3、在流通和贸易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很多外来猪病在国内定殖。
4、在现有的养殖模式下,猪的应激反应较大,抵抗力低下,更容易感染和传播猪病。所以,控制好猪病的第一步一定是“科学养猪”,给猪群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尤为重要!
在互动论坛环节,各位专家还从政策趋势、生物安全、疾病净化大方向等角度探讨,以帮助养猪人应对不同情况下的生猪生产问题。
关于国药动保
会上,国药集团动物保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宝兰对国药动保及其重点科研项目进行介绍。
国药动保于2020年12月通过国家认可委CNAS认可,2021年8月通过农业农村部GCP认证。2011年以来,国药动保共获发明专利37项,为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奠定坚实基础。
十二五以来,获新药证书41个(其中一类1个、二类5个),在全国名列前茅。国药动保灭活疫苗车间、活疫苗车间共设4条生物反应器悬浮培养生产线,目前拥有28个猪用疫苗,此次论坛中重点介绍了8种猪用疫苗,其中猪圆环病毒杆状病毒载体灭活疫苗是国家二类新兽药,有效打破了国外高价疫苗垄断。
国药动保旗下圆环2型亚单位疫苗——圆力康,解决了灭活疫苗成品不能定量检测抗原含量的行业技术瓶颈;精准定量成品中的抗原含量,保证疫苗成品质量的均一稳定。圆力康采用杆状病毒表达技术,表达抗原可以形成类似天然病毒的完整病毒样颗粒VLPs,抗原纯度可达99%,免疫原性强,保护效果好。
圆支康——猪圆环2型和肺炎支原体二联苗,凭借优选毒株、精致抗原及简捷高效的特点,也受到行业用户一致认可。
作为全球唯一嵌合毒株蓝耳疫苗的蓝力康,采用反向遗传技术构建基因工程疫苗株,接种猪体后无体温反应,不排毒,无水平传播,无毒力返强,实现一针双防的效果,不仅可对疫苗株和野毒株进行鉴别诊断,还有助于疫病净化。
使用进口复合双相佐剂,可同时激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蓝耳灭活苗蓝净康,被动免疫仔猪,对经典株和变异株强毒以及类NADC30毒株的攻毒保护率均在90%以上。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