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团自营猪场9月指标提升奖励通报中,峨山德康棚达猪场配种分娩率在相同规模的猪场中排名集团第二,获得表彰。对棚达猪场员工来说,这是经历过较长时间的低迷后,成绩逐步提升的见证。
“从去年年底到现在,我们的成绩在区域都不算亮眼,但我们始终没有放弃。”棚达猪场场长助理张宏超说,暂时落后并不可怕,勇敢向前才最可贵,作为场内负责人,他一直以这样的观念鼓舞员工,和他们一起不断进取。
深化责任心 加强“盯防”
在和张宏超交流过程中,对于配种分娩率成绩提升,他提到最多的,便是配种把关的执行。对整个猪场而言,这也是经历过挫折后,团队探索出来的有效改善方法。
“配种成绩长期提不上来,我们经过了深度复盘,发现在执行关键操作时,缺少了必要的把关。”张宏超说,主管作为生产线上的“关键先生”,除了承担关键动作以外,还需要把控各个环节操作的质量。
但在去年,由于管理经验稍稍欠缺,棚达猪场的主管缺乏对团队成员的把关,导致配种动作有一定的变形,效率也始终达不到预期。
“生产出现问题后,我也多次召集主管们开会,共同分析生产操作,商讨解决方案。”张宏超说,经过数次头脑风暴,场内骨干们也达成了一致意见,那就是在关键动作执行上,必须要有一名责任心强、技能过硬的人来确保动作执行到位。
就拿配种来说,以前配怀舍主管在带领舍内员工插管、输精时,几乎全程处于“闷头”搞生产的状态,缺乏必要的纠偏过程,导致员工们对配种SOP的理解、执行不到位,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而在头脑风暴后,主管除了执行最关键的动作以外,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监督员工的操作上,只要员工们的动作与标准有偏差,主管就能第一时间加以干预,并现场培训,提升员工的责任心,防止员工“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以前在输精后,精液倒流的现象很频繁,而经过整改后,这样的现象减少了很多,即便是出现倒流,也能第一时间补输。”张宏超说,也正因在配种时加强了“盯防”,配种分娩率提升才有迹可循。
团队是根本 有团队才有希望
在猪场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工作生活,要使生产成绩要有突破,单单依靠个人是不行的,和谐融洽、向心力强的团队至关重要。
“我们的配种成绩能提升,除了动作纠偏以外,稳固的团队也起了作用。”张宏超说,前期生产成绩一直比较低迷,员工们的信心受到了一定影响,但从始至终,配怀团队都没有垮。“成绩一直提不上去,员工们心里肯定是有很大压力的,我也和他们一样,所以更能明白他们的处境。”
在日常工作中,除了抓生产以外,张宏超和主管们把关心员工的生活、心理状态放在了第一位。只要一有时间,张宏超和主管便会走到员工寝室开展坐聊,关心、鼓励他们,了解员工们近期家中的情况,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帮他们解决一些生活、工作中的难题,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棚达猪场这个大家庭的温馨。
“在猪场,我们是同事,更是亲人,作为‘大家长’,为他们排忧解难,是我的职责,也是我最愿意做的事。”张宏超说,在棚达猪场生活了5年时间,他早已把猪场当成了第二个家,相信场内很多员工也和他一样。
只要团队在,希望就在。虽然棚达猪场现如今各项成绩并不是非常拔尖,但相信只要他们始终以场为家,不断纠正生产中的偏差,生产成绩最终会提升上去。
“现目前,配怀团队已经很稳定,成绩也有了提升,下一步我会把重点放在分娩这边,争取把窝均断奶也提升上去。”张宏超说,今年以来,在区域公司的帮助下,他们已经重新梳理了分娩舍生产流程,后期在不断加强团队建设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梳理后的标准操作,持续不断补短板、强弱项,成绩定会有改变。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