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吉动物营养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技术 > 养猪新技术 > 内容

深县猪:从濒危到复兴,地方猪种的守护之路

猪业科学 2025-05-08

阅读()

深县猪作为目前河北省内唯一的地方品种,主要分布于河北省的黑龙港流域,以辛集(束鹿)、宁晋、武强、深县、安平、赵县、晋州、新河等地分布最多。其中心产地为河北省辛集市旧城镇、宁晋县白豆村。

深县猪作为目前河北省内唯一的地方品种,主要分布于河北省的黑龙港流域,以辛集(束鹿)、宁晋、武强、深县、安平、赵县、晋州、新河等地分布最多。其中心产地为河北省辛集市旧城镇、宁晋县白豆村。该猪以抗逆性强、耐粗饲、肉质好等特点著名,是我国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地方品种资源保护意识的增强,深县猪种质资源开发和保护也得到了国家农业农村部和河北省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深县猪的保种与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综述了深县猪的种质特性、保种进展、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开发利用措施,旨在为深县猪种质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对于保护我国地方猪种遗传多样性、推动生猪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深县猪

 

1 深县猪品种概况

 

深县猪是在河北省农业生产环境下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形成的地方古老猪种,但是由于上世纪大量引入外国品种猪,以及人们保护地方品种意识淡薄,许多地方猪种相继被淘汰,深县猪也不例外,甚至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为挽救这一古老地方品种,在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的不断搜寻和努力下,找到了数量不多的深县公猪和母猪,以此形成深县猪核心群,在专家的指导下,逐渐使这一群体发展扩大,恢复生机。目前,主要由河北正农牧业有限公司承担深县猪的保种工作,凭借各级主管部门、专家及企业的共同努力,深县猪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其肉质鲜美、肌内脂肪含量高、细嫩、蛋白质含量高、维生素含量丰富,深受消费者推崇。虽然对地方品种的保护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家及政府部门也出台了相应政策和措施,但是对于深县猪的保种工作还存在很多未解决的问题。

 

2 品种特征

 

2.1 体型外貌

 

深县猪体型较大,全身被毛黑色,耳大且下垂,背腰平直,臀部倾斜,四肢强健有力,按头型可分为“五花头”和“黄瓜嘴”。其中,“五花头”头部有明显褶皱,嘴较宽且短,全身皮厚多褶皱,前驱发育良好,背部凹陷,而“黄瓜嘴”头部褶皱较浅,嘴筒长直,体驱较长,前驱较窄,后驱高。

 

2.2 生产性能

 

深县猪具有良好的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其生长速度适中,饲料转化率较高。深县猪性成熟早,公猪3~4月龄即可配种,母猪4月龄即能交配,由于初情期早,断奶与下一次发情间隔时间较短,深县猪的繁殖能力也较强,一般深县猪母猪繁殖利用年限约7~8年,公猪配种年限约2~3年。深县猪配种率较高,母猪排卵数较多,泌乳力高,母性强,仔猪成活率高。深县母猪乳头约为7~9对,8对居多,其平均窝产仔数为12.45头,经产母猪窝产仔数为12~14头。

 

2.3 肉质特性

 

深县猪最突出的特征是肉质优良,主要表现为肉色鲜红,鲜嫩多汁,肌内脂肪含量高,肌肉嫩度和口感好,瘦肉率低,有明显的大理石花纹,蛋白质含量高,B族维生素含量较丰富,有较高的营养及食用价值。深县猪还具有较高的背膘厚和皮厚。相关研究对深县猪肉和杜洛克猪肉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深县猪在肉质及营养价值方面均优于瘦肉型的杜洛克猪。将深县猪与杜洛克的二元杂交宝蓄黑猪肉与杜长大三元杂交猪肉对比,发现前者肉色红润、保水性好、肌内脂肪含量高,这可能与深县猪品种有关。

 

2.4 其他特性

 

深县猪适应性、抗逆性强,耐粗饲,粗饲料占60%以上的日粮水平下,群体抗病能力显著,能充分利用牧草、野草等饲料资源,易饲养。对深县仔猪进行早期断奶试验,结果表明,早期断奶对仔数存活率无太大影响,仔猪成活率高,适应外界环境及抗应激能力强。

 

3 深县猪保种现状

 

3.1 深县猪保种工作

 

到上世纪90年代末,深县猪养殖数量急剧下降,只有少数个体分布在民间,2003年,河北正农牧业有限公司在河北省农业厅及辛集市畜牧局支持下,搜寻散落在民间的深县猪个体,并建立基础群,使得深县猪得以延续。2015年,河北正农牧业有限公司所保留的深县猪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重新认定;2016年深县猪被列为《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同时,河北正农牧业有限公司的深县猪保种场成为省级级遗传资源保种场,承担深县猪的保种任务。该公司对深县猪的体型外貌、生长性能及繁殖性能等相关指标进行了测定、记录及评价工作,为深县猪的保种、选育工作提供了基础。据统计,到2020年,深县母猪存栏数150头,种公猪28头,年提供宝蓄黑猪数近1万头。目前除活体保种外,河北正农牧业有限公司已经完成了冷冻精液保存、体细胞保存、绘制深县猪基因图谱、构建深县猪基因指纹库等保种工作,该公司还开展了新品种培育工作,以深县猪为基础,引进其他瘦肉型猪血统,级进杂交,培育出适应性强、耐粗饲、繁殖力好、肉质好的黑毛猪新品种。

 

3.2 保种方法

 

目前,深县猪保种除了活体保存外主要采用冷冻精液保存、体细胞保存、超低温冷冻保存DNA等保种方法,长期保存深县猪遗传信息。通过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技术等,恢复深县猪种群数量,同时建立种猪系谱档案,各家系等量留种,群体继代选育,持续扩大深县猪核心群,扩大群体规模。保种技术层面,通过检测微卫星位点对深县猪保种群的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监测,以便更好地掌握保种群遗传多样性变化。

 

除此之外,深县猪保种工作还需要其他方面的努力,例如:加强保种场建设,加大保种场的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保种场的饲养管理水平,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采用科学的保种方法和繁殖技术,加强深县猪选种选配;建立深县猪遗传资源数据库,整合深县猪遗传信息,通过这一平台,可以系统而全面地了解深县猪现状,为育种工作提供依据;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实现深县猪养殖智能化管理,实时监测深县猪的生长环境、生长繁殖状况及身体健康状况,及时了解和记录猪只生长情况,优化养殖管理措施,提高生产效率。

 

3.3 保种意义

 

深县猪作为河北省内唯一地方品种猪、我国地方猪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遗传特性和经济价值,其保种工作对于保护我国地方品种资源、地方猪种遗传多样性有重要意义,推动了河北省生猪产业体系的发展。

 

4 深县猪开发利用

 

4.1 杂交改良

 

杂交改良是深县猪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深县猪具有优良的繁殖性能和肉质特性,通过与外来优良商品猪种进行杂交,利用杂种优势,显著提高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研究表明,深县猪与长白、大白、杜洛克等外来猪种杂交,其后代在生长速度、饲料转化效率等方面均表现良好,同时又保留了深县猪优良的肉质特性,杂交后代母猪的繁殖性能也明显优于纯种母猪。例如,深县猪与杜洛克猪杂交的宝蓄黑猪肉质鲜美、抗病能力强,在生长性能和肉质方面均表现出色,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从背膘厚和瘦肉率方面,由于深县猪背膘太厚、瘦肉率低,可以通过杂交培育新品系使其肌内脂肪和背膘厚更加理想。凭借深县猪繁殖性能好、抗逆性强、肉质鲜美等特性,可以以其为母本,与生长速度高、饲料报酬高、瘦肉率高的大白、长白、杜洛克杂交生产四系配套商品肉猪。目前,杂交改良使深县猪生长速度等方面有了较大提高,但其猪肉品质改善方面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4.2 特色产品开发

 

深县猪的肉质优良,以优质深县猪肉为原料开发的多种特色产品如深县黑猪腊肉、火腿等,深受消费者喜爱,宝蓄黑猪肉作为高档猪肉代表受到消费者的推崇。深县猪耐粗饲能力较强,肠道容积较大且较粗,属于优质肠衣,适于制作灌肠、火腿等。此外,对深县猪的产品深加工还有助于延长深县猪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开发出符合当地特色、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深县猪肉品牌,开发适合深县猪肉的特色产品和烹饪加工方式,充分发挥深县猪肉的肉质品质,对于拓宽深县猪肉市场非常重要。加强深县猪的品牌建设,提高深县猪的知名度,通过注册商标、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方式,打造深县猪的品牌形象,以此促进深县猪的开发利用。

 

4.3 特色养殖

 

深县猪肉质优良,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适合开展特色养殖。传统养殖和生态特色养殖模式结合,生产出绿色-环保-优质的高档猪肉,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4.4 文化价值

 

深县猪作为古老的地方猪种,承载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可以通过举办深县猪文化节、推广传统养殖技术、举办地方猪种保护与开发活动等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提升深县猪的文化价值,让游客了解深县猪养殖模式、过程,了解地方猪种保护与开发的意义,提高公众对地方品种的保护意识。

 

4.5 产业链

 

推动深县猪产业链整合与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农业种植、生猪养殖生产、屠宰加工、运输保存到产品销售,提高深县猪产业经济效益,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5 深县猪种质资源研究

 

5.1 遗传标记研究

 

近些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深县猪的遗传标记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对深县猪的微卫星标记、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研究试验也越来越多,逐渐揭示了深县猪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表明,深县猪的多个等位基因位点与其繁殖性能、生长速度、猪肉品质等性状密切相关,这些遗传标记研究对深县猪的保种选育有指导意义。

 

5.2 基因组学研究

 

对深县猪基因组测序和选择信号分析等,揭示了深县猪的基因结构和功能。相关研究表明,对深县猪全基因组测序后进行富集分析,发现深县猪的候选基因中有相当一部分与其繁殖、肉质和免疫相关;在与大白猪的选择信号分析中,深县猪在繁殖和肉质方面没有明显的选择性,而在疾病和细胞生长发育方面有明显选择性。基因组学研究为揭示深县猪遗传特性和保种选育工作提供了理论参考。

 

6 结论

 

深县猪是我国地方猪种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河北省内唯一地方猪种,它具有独特的遗传特性、优良的生产性能和一定经济价值。通过开展深县猪的保种和选育工作,可使这一品种逐渐恢复生机,有效保护了深县猪的种质资源,同时,以深县猪品牌打造的“宝蓄黑猪”肉作为高档猪肉进入市场,深受消费者喜爱,人们越来越重视对深县猪的保种选育。深县猪养殖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之一,对当地经济发展有带动作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市场需求的推动,深县猪将在高档猪肉、优质产品开发、特色养殖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更多经济效益。通过各级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及专家的共同努力,深县猪这一群体将不断扩大,为我国养猪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