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吉动物营养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技术 > 养猪新技术 > 内容

探讨楼房养猪环境参数与母猪性能之间的相关性

猪业科学 2024-08-06

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猪肉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养猪业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然而,在规模化养猪过程中,环境参数对母猪性能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猪肉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养猪业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然而,在规模化养猪过程中,环境参数对母猪性能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不仅关系到母猪的生产效益,还直接影响到猪肉的质量和安全。因此,研究楼房养猪环境参数与母猪性能的相关性,对于提高养猪业的生产效益和猪肉品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如何提高母猪性能已成为行业内关注的焦点。环境参数作为影响母猪性能的重要因素,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为养猪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在国内外研究现状方面,楼房养猪的环境参数与母猪性能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楼房养猪的环境参数对母猪性能的影响。在国外,一些研究指出,适宜的环境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参数可以提高母猪的性能,如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母猪的受孕率和产仔数。在国内,一些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并进一步探讨了不同品种和年龄的母猪对环境参数的适应性。此外,一些学者还采用了数学模型和统计分析方法,对环境参数与母猪性能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和模拟预测,为实际生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在现有的文献综述中,虽然对楼房养猪的环境参数和母猪性能的关系有所探讨,但仍然存在一些空白和不足之处。此外,现有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缺乏多学科、多角度的综合研究。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楼房养猪环境参数与母猪性能相关性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在数据采集、变量定义与测量等方面需要更加严谨和细致。

 

为此,本研究将收集楼房养猪场的环境参数数据,包括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并记录相应时间段内的母猪性能数据,如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数、窝重、母猪分娩前后背膘损失等。通过数据分析方法,分析环境参数与母猪性能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影响程度,旨在探讨楼房养猪环境参数与母猪性能之间的相关性。

 

1 材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

 

全部数据均来自上海松林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楼房智能化种猪场,该场为四层楼设计,每层楼面饲养有1 200头母猪,实行二点式生产模式,本场为母猪+哺乳,保育阶段则移至另外一个对应的四层楼房猪场。

 

1.2 数据采集

 

1.2.1 母猪繁殖性能  

 

母猪均耳挂可读芯片,所有栏位均编号并安装可读芯片,通过读卡器将母猪与栏位进行关联,根据位置的变化及时记录母猪的状态。

 

1.2.2 产房环境数据

 

每个单元产房容纳产床56个,四列两通道排列。从入风口至出风口的长度为34 m,两边通道等距离间隔各设三个测定点,每个产房六个测定点。

 

1.2.3 母猪性能和环境参数记录

 

母猪的性能包括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数、初生窝重、断奶窝重和母猪分娩前后背膘损失,繁殖记录共计7 592胎次,母猪背膘测定共计7 417头次。环境参数记录了温度、湿度、氨气、风速,四个楼层共记录了8 491个数据。

 

1.2.4 数据分析

 

根据楼房养猪的特点,所有性能和参数都按季节和楼层划分,其中季节根据外界温度确定,即12、1、2月分为冬季(编号为4);3、4、5月份为春季(编号为1);6、7、8月份为夏季(编号为2);9、10、11月份为秋季(编号为3)。差异性检验运用一般线性模型,楼层和季节及其交互作用为固定因子。相关系数以双变量模型估计。统计学计算运用spss2软件第27版实现。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季节不同楼层环境参数的结果

 

2.1.1 温度

 

表1显示了各楼层四季的温度平均数变化情况。可以看到,不同楼层之间的温度在春季比较一致(P<0.05),在其他三个季节虽然比较接近,但楼层之间的差异呈显著状态,尤其在夏季,舍内平均温度超过28℃。一楼和四楼的平均温度明显高于二楼和三楼。春季和秋季的标准差高于夏、冬季,说明春、秋季的温差变化比较大。

 

各楼层不同季节温度平均值

 

2.1.2 湿度

 

表2为各楼层四季的湿度情况,结果与温度稍有不同,差异最大的季节是秋季和冬季,差异均极显著(P<0.01)。夏季湿度仍然是最高的,超过80%RH。其中夏季湿度最大的是二楼,平均达82.43%RH。

 

各楼层不同季节湿度平均值

 

2.1.3 氨气浓度

 

猪舍内废气影响比较大的是氨气浓度,所有本文对四季氨气浓度的变化进行了测定分析。氨气浓度不仅在季节上存在差异(表3),而且在楼层上差异也为极显著(P<0.01),经多重比较结果显示,春季各楼层氨气浓度没有差异;冬季为二楼与其他楼层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楼层之间无差异;秋季二楼与三楼的差异消失,但其他楼层之间的差异呈现极显著状态(P<0.01)。春季的氨气浓度高于冬季,一楼为最高,达到25 ppm。

 

各楼层不同季节氨气浓度平均值

 

2.1.4 风速

 

猪舍内温度、湿度和废气浓度基本上由通风来调节,风速的大小决定了环境参数的情况。从表4看到,春、冬季的风速基本为零,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夏季的风速最高,秋季则有所下降,但两者之间差异仍然呈极显著水平(P<0.01)。楼层的风速差异显示,四楼与其他三层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主要是在夏、秋两季。一、二、三层之间无差异。

 

各楼层不同季节风速平均值

 

2.2 环境参数与母猪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关于母猪性能的分析结果以题目《楼房养猪模式下母猪繁殖性能的时空影响分析》发表。环境参数与母猪繁殖性能的关系仅限于产房舍内,因各楼层母猪性能和环境参数均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故相关系数估计除了总相关外,分别对每个楼层进行了分析。

 

2.2.1 温度与母猪性能的关系

 

表5列出了环境温度与母猪各性能的相关系数。总相关系数显示,温度对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具有一定的影响,且相关性呈极显著水平(P<0.01)。温度对断奶数和出生窝重虽然有影响,但是总体上影响较弱。总相关系数显示温度对初生窝重、断奶窝重和母猪背膘损失基本没有影响。

 

各楼层温度与母猪性能相关系数

 

不同楼层的情况则明显有不同,温度对一、二、四楼在产仔数、产活仔数上影响与总相关一致,且相关系数均大于总相关,而三楼的相关系数则呈弱相关。温度对断奶数的影响在四楼呈强相关(R=-0.722),且相关性极显著,一楼次之,但在二楼、三楼影响很小或几乎没有影响。

 

从窝重的性能可以看到,温度与两者的总相关虽然很小,但不同楼层表现的情况大相径庭,其中二楼和四楼呈完全相反的影响度,且均呈显著性相关。一楼和三楼相关性虽然稍弱,但相关系数也超过了0.2。比较特殊的是二楼的初生窝重和断奶窝重、三楼的断奶窝重与温度均呈正向关系。

 

温度与母猪分娩前后背膘损失影响最大的是一楼(R=0.382),且相关性呈极显著水平。温度与三楼母猪背膘损失的相关虽然呈同向关系,但程度不强。同样的情况存在于初生窝重。断奶窝重中二楼的相关趋于零。

 

2.2.2 湿度与母猪性能的关系

 

湿度与产仔数、产活仔数和断奶数的关系类似温度的情况如表6,据此推测温度和湿度对产仔数、产活仔数和断奶数的影响存在共线性的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两者的共线性研究。母猪背膘损失结果显示,湿度在一楼和四楼影响较大,尤其是一楼,呈极显著性。

 

各楼层温度与母猪性能相关系数

 

2.2.3 风速与母猪性能的关系

 

猪舍内的通风对于防暑降温和废气排除非常重要,尤其是楼房养猪模式的情况下。本文通过研究风速来观察通风的效果。表7显示,全楼层总相关系数基本上较弱,进一步分析各楼层的情况看到,风速与二楼的产仔数、产活仔数和断奶数相关性大于其他楼层,尤其是产活仔数和断奶数,相关性显著(P<0.05),说明风速对于二楼的仔猪数来说呈有利影响,但对于其他楼层则不一定。可以看到,风速对于断奶数的影响在各楼层有所不同,如对于一楼和四楼的影响是不利的(虽然相关性不显著)。风速对初生窝重和断奶窝重的影响稍有不同,对初生窝重基本没有影响,但对断奶窝重的影响各楼层不同,尤其在二楼和四楼的影响是相反的。风速对母猪背膘损失的影响仅在二楼比较明显,但是该影响是有利的。

 

各楼层风速与母猪性能相关系数

 

2.2.4 氨气浓度与母猪性能的关系

 

表8显示,氨气浓度对于仔猪数的影响只在三楼的断奶数上呈负相关(R=-0.271),其余楼层的产仔数、产活仔数和断奶数与氨气浓度的关系较小。而氨气浓度和窝重的关系度增加,尤其是断奶窝重,总相关系数虽然仅为-0.212,但是其呈显著性,从不同楼层分析看到,该相关性来自于二楼和三楼,相关系数在-0.5左右,且呈极显著性。而且二楼的初生窝重与氨气浓度关系紧密度比其他楼层明显(P<0.01)。氨气浓度对母猪背膘的影响相对较弱,虽然三楼和四楼相关系数超过0.2,但是不显著。

 

各楼层氨气浓度与母猪性能相关系数

 

3 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以温度、湿度、氨气浓度和通风以及各楼层的影响作为主要因素,探讨了其对产房母猪性能的相关性。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环境参数不仅在季节之间有差异,不同楼层之间也存在差异。不同楼层环境参数的差异从小到大依次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

 

对母猪性能影响较大的是温度和湿度,主要影响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有些楼层是断奶数。温湿度影响较小的是三楼。对于窝重的影响最大的是氨气浓度,尤其是断奶窝重。风速的大小似乎对二楼的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有较明显的帮助。综合四个楼层的环境参数影响程度,对四楼的影响程度最高。

 

综上所述,楼房养猪环境参数与母猪性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但楼层之间又无规律性,要想实现高效养殖,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从温度、湿度、氨气浓度和通风到楼层选择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以期创造一个符合母猪生理需求的良好生活环境。

 

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看出,现代化的楼房养猪技术在智能化方面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也会越来越精细。本文的楼房养猪模式是以楼层为区域,各区域独立形成母猪的繁殖周期,每个楼层的母猪群体规模相当于一个母猪场。环境参数调控主要是以温度控制排风,四层楼房统一设置。所有,从精细化调控各区域的饲养环境角度出发,可以按楼层设置环境控制系数,更进一步的可根据不同季节的影响程度,增加湿度、氨气浓度等系数,设置多元影响因素的合并系数,使猪舍内环境控制更合理。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