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一直是畜牧业的“生产红线”,因为成规模的禽畜养殖最容易产生粪水污染问题,其中又以养猪场污染最为常见。所以相关部门对于“养猪污染”高度重视,而根据国家标准委、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的文件显示,将制定出关于“粪污利用”的100项行业标准。
当前国内生猪出栏均价已跌至15元/公斤下方,行业普遍亏损,再跌空间有限。行业分析人士多认为,随着年底需求逐步回升,市场价格或有一定提升空间。
生猪产能去化中散户再次成“炮灰“!但明年小散户或将迎来最大风口期
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散户能繁母猪的累计去化程度达到了13 16%,而规模场去化程度仅为1 61%,很明显,散户成为产能去化中最大的炮灰!但是明年他们或许也会遇到新的机会,重新回归养猪业,机会在哪儿?
猪肉价格大降超40%, 猪周期“失灵”?养猪行业进入“微利时代”
今年是阿土从事养猪行业的第八个年头。在福建,这位“90后”养猪人和父亲一起经营着三个养猪场,满负荷育肥猪存栏量能达3万头。“今年养猪压力很大,这种压力一方面来自生物安全防控压力,另一方面则来自养殖场经营效益不佳,养猪不赚钱甚至亏钱。”阿土感慨称。
玉米、豆粕价格连跌3个月!部分饲料厂开启降价模式!后续还将继续降?
从9月份开始,饲料原料连续下跌,其中玉米更是刷新年内低点。财联社记者多方采访获悉,玉米与豆粕的持续下滑主要还是供应宽松导致,叠加养殖端持续亏损,下游需求偏弱。
进入11月后,猪价迟迟不见起色,仍然徘徊在7.5元/斤上下,这又成了生猪市场新的门槛。本来市场对于年底猪价是有一定预期的,但随着中秋国庆猪价上涨失败以后,市场对于生猪市场的预期悲观情绪越来越浓。
上市猪企母猪存栏仍高位!PSY明显提升!本轮产能去化要到何时?
生猪行情低迷,养殖端持续亏损,但能繁母猪去化却呈现两极分化,部分中小散清退的情况下,上市猪企母猪存栏高位却趋势不减。
11月上半月养殖端看空后市而积极出栏,猪肉供应增加,且需求好转程度有限,供应增幅大于需求增幅,猪肉价格震荡下行。进入下半月,常规猪病对猪肉供应影响或减弱,养殖端压栏意向或增加,猪肉供应较上半月或减少;加之家庭腌腊、灌肠提振市场旺季的到来,猪价或存在小幅回暖的可能。
据农业农村部对500个集贸市场的监测,截至11月第2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15.18元/公斤,比上个月同期的价格下降了0.73元/公斤,降幅为4.5%,同比下跌42.1%。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1月13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0 25元 公斤,比上月同期的价格下降了1 45元 公斤,降幅为6 7%,比去年同期的33 80元 公斤下降40 1%。专家表示,近期猪肉价格低迷,主要是供给充裕、终端消费相对疲软的影响。
热榜新闻
专栏作者
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