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南阳市内乡县余关镇大花岭村的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21栋6层高的楼房猪舍连排成片、整齐划一,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猪正在进食、休息。
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项目总占地2800多亩,总投资50亿元,将实现生猪单层养殖到多层养殖,节省大量土地资源。据牧原肉食产业综合体环保后勤负责人刘艳乾介绍,通过配备的饲喂、巡检等智能设备,可以采集到猪舍单元内的温度和湿度、猪的基本信息、猪的健康情况,并通过手机推送到相应单元的饲养员。
刘艳乾所说的智能装备,大部分是由当地农牧装备产业园里的企业提供的。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农牧装备产业的链条不断延长壮大。
从2020年开始,由智能化养猪带动的产业链不断延伸,包括电气化制造、智能控制、空气过滤器等。经过两年的发展,农牧装备产业园一期已入驻企业38家,规模以上企业25家,产值超18亿元。目前二期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
引进一个产业,培育一个龙头,造就一个链条。目前在内乡注册的农牧类供应链企业近4000家,2023年上半年累计纳税8.7亿元,拉动就业3000余人。
内乡县依托头部企业,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围绕生猪全产业链,大力招商引资,全力打造“华夏生猪产业第一县”和“农牧装备之都”。
内乡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刘彦表示,将发挥牧原养殖规模优势,将猪小肠、猪胰脏、猪血等副产品与生物制药行业头部企业强强联合,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将依托牧原生猪饲料蛋白需求,与国内顶尖研究院校合作,加大发酵氨基酸研发,发展合成生物产业;将围绕牧原猪舍屋顶资源,布局光伏玻璃、光伏组件、储能等项目,发展新能源产业。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