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上午,冈西镇东吉村周志荣的猪场前,客人来了一拨又一拨。他们中有送饲料的,有送消毒液的,也有订苗猪的……在生猪存栏量同比大幅下滑的今天,他家的猪场却有11头母猪,已出栏24头肥猪,存栏60多头仔猪。
周志荣夫妇养猪是从10年前开始的,起初规模较小,每年只能出栏四五头肥猪。尽管效益不大,他们还是从中尝到了一些甜头。在养猪致富的愿景驱使下,周志荣夫妇用“滚雪球”的方法,逐步将养猪事业做大。数年后,3幢18间猪舍拔地而起。
2019年上半年,是周志荣猪场发展最好的时期,5头母猪自繁自养,出栏肥猪68头,毛收入达7万元,猪场还有23头存栏。
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周志荣夫妇“再上一层楼”时,一场非洲猪瘟疫情蔓延过来。他们的猪场也不幸被感染,三天死一头,五天丢一只,尽管夫妻两人用尽了一切防控措施,圈存的猪还是死了一半。对剩下的11头猪,不少人提出建议:赶紧卖掉吧,否则死了一分钱都不值。周志荣心存不舍,因为剩下的11头全是母猪,如果能保住它们,自己还能重整旗鼓。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周志荣夫妇的精心护理下,11头母猪健康地存活下来。在非洲猪瘟疫情控制后,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全部受孕,先后产出150只小猪崽。这些小猪崽满月后,有的被别人饲养,有的留在自家饲养。今年春节以来,这个猪场就出售24头肥猪,产值超过10万元。更喜人的是,11头母猪全部受孕,圈存的60多头仔猪都在日夜不停地增重,效益可以预见。
周志荣对前来参观取经的同行说,信心重要,科学饲养是关键。在经历非洲猪瘟疫情教训后,周志荣夫妇更加注重养殖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幼猪出生后,先后注射水肿、口蹄疫、非洲猪瘟疫苗。猪粪日清日结,全部用作农家肥。猪舍定期喷洒消毒液,决不给病毒留有生存机会。生猪繁殖,一律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进行。周志荣喜悦地向客人介绍,小猪还在母猪肚子里,就有不少电话定购了。
“周志荣家的猪场虽不算很大,但他家靠养殖走向了小康路。周志荣的养猪经历,对面上选择苗猪补栏和生猪产业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该镇农业中心相关负责同志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