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汪邵文和他的“皖花家庭农场”敢于自我革新,大力实施清洁化生产技术,推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做大做强皖南花猪保种基地,初步走出了一条生态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发展之路。
新年伊始,记者见到杞梓镇唐里村村委会主任、“皖花家庭农场”农场主汪邵文时,他正在自己的养殖场里里外外地忙活着。趁着闲暇,汪邵文给我们介绍起了他的“镇场之宝”,一头纯正的狮脸皖南花猪配种母猪。据介绍,这是全县仅剩的一头基因纯正的皖南花猪配种母猪,是汪邵文走遍了整个南乡才收购回来的。“这头母猪大概有十年了,产了有二十窝,一起有三百多头小猪,这也是刚刚分娩分掉,三个窝生了十三头,虽然看到它老,生殖力还是好的。这个猪的血统是最纯的。”
作为皖花种群的保护者,汪邵文心里的头等大事就是如何保护“皖花”猪种,并将它加以推广。上世纪90年代,汪邵文发现当地土种皖南花猪由于生长周期长等原因被村民逐渐弃养,就自发做起了保种工作。后来随着社会整体消费水平提高,他看到皖南花猪作为地方特色猪种的市场前景,从2013年开始大力繁殖皖南花猪,逐步实现规模化养殖。“为了基因提纯,我们一直把它保存着,不然我们这个皖南花猪也会慢慢退化,到时候基因也不纯了,肉质也会有所改变。”汪邵文说。
近几年,皖南花猪因肉质纯、口感好而备受市场亲睐,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杭州、合肥等地。记者了解到,花猪肉价虽说每公斤达56元以上,是其他猪种肉价的两倍多,还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今年汪邵文扩建了5000平方米标准化猪舍,新建了标准化沼气池。“发酵床等于是进行垫料发酵,猪大便拉上去进行分解,以后垫料也做有机肥,不像以前发酵床它们会死床,我们这里下面是木头、上面是秸秆,大便拉在秸秆上经过发酵以后出来的都是有机肥,直接可以用到地里施肥。”汪邵文告诉记者。
作为唐里村的村委会主任,为了帮助村里的贫困户真正实现脱贫致富,从2016年开始,汪邵文给村里有意愿养殖皖南花猪的贫困户免费赠送仔猪,不但手把手传授他们养殖技术,还签订合同,以每斤16元的保底价收购成品花猪,利用“基地+农户”一体化模式,形成了从饲养到收购的一条龙服务。三年来,汪邵文已经累计无偿送给贫困户皖南花猪仔猪超100头,市值超8万元,帮助贫困户年增收2000元以上。“2019年继续做好皖南花猪保种,对皖南花猪的基因更好的提纯,做到更好的品质打响皖南花猪的广告品牌。同时今年我们准备再送100头皖南花猪给贫困户饲养,到时候我们进行回购,增加他们的收入。”汪邵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