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企业 > 内容

将“芯”技术带回发源地,新希望新津智能猪场竣工

新希望集团 2022-05-23

阅读()

5月16日,在新津区委区政府、天府农博园的大力支持下,由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7亿建设的“新津智能猪场”举行隆重剪彩仪式,即将引进首批猪只,是一家集科研、生产、培训、参观、环保、安全于一体的智能化、数字化、现代化、聚落式发展的综合性养殖基地。

40年前,

 

新希望发源于新津,

 

凭借自主研发的饲料走向全国;

 

40年后,

 

新希望重回新津,

 

在天府农博园落地数智养殖的最新成果。

 

5月16日,在新津区委区政府、天府农博园的大力支持下,由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7亿建设的“新津智能猪场”举行隆重剪彩仪式,即将引进首批猪只,是一家集科研、生产、培训、参观、环保、安全于一体的智能化、数字化、现代化、聚落式发展的综合性养殖基地。也是全国首个种猪生产与种猪培育楼房式一体化猪场。

 

当前,成都市正在大力推进产业“建圈强链”行动,作为成都绿色食品产业协同发展区,天府农博园正按照“食品+”的思路,着力构建从“田间—车间—舌尖”的绿色食品全产业链。新希望作为新津绿色食品产业的“链主”企业,智能养殖猪场的正式投用不仅有利于优化企业的产业布局,做强“链主”极核功能,还将对新津在生猪种业发展、保供及肉品安全等方面提供坚实的科技保障,通过“展示+生产”助推天府农博园成为“川猪”产业的重要展示窗口和生产基地。

 

图片

“新津智能猪场”剪彩暨引种建群启动仪式现场

 

亮点一:

 

探索打造自主知识产权的“猪芯片”

 

天府农博园,一片浅黄色的现代化建筑矗立于林盘田野之上,这就是位于新津区宝墩镇的新希望智能养殖猪场。

 

项目从2021年1月22日开工建设,主要从事种猪生产、种猪培育,预计生产母猪存栏规模1500头,预计年出栏优质种猪1.3万头,种猪培育副产品2.7万头。

 

“智能猪场在设施可视、喂养、监控上智能化,循环农业、生态养猪以及安全智能高效等方面有着很多亮点。”据公司负责人介绍,近期猪场将进入首批猪只,通过精细化、设施化、智能化的手段开展现代化养殖。

 

图片

新津智能猪场外观

 

新津智能猪场是新希望探索打造自主知识产权的“猪芯片”重要一环,通过大数据分析各环节价值、开展平衡育种、综合选择种猪,实现商品猪生产在特定区间内的产业链效益最大化,形成“核心育种场-扩繁场-商品场”为一体的生产模式。

 

作为核心育种场,该项目将借助全基因组技术、料肉比测定技术等先进技术开展种猪育种工作,还以种猪各阶段生产、生长节律为基础制定“育种五阶段选留法”,严格把控近交系数,降低畸形率和遗传缺陷的发生,结合精细化饲喂,保证优秀种猪群快速生长。

 

图片

通过精细化饲喂快速成长的猪猪们

 

亮点二:

 

采用全套现代化、自动化养猪设备

 

在猪场建设、环境控制、智能化饲养等方面,智能猪场跟传统的养猪业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科技措施处处可见。

 

猪舍内部采用全套的现代化、自动化养猪设备,实现环控一键智能化操作,每层设计有空气过滤间、赶猪通道、除臭间、生产单元、楼梯间、升降机平台等,还配套建设了60规模公猪站、40套电子饲喂测定站、附属休息室、消毒用房等设施,较平层的猪场工艺有诸多优化之处。

 

猪场通过“长城-关隘-守卫”的生物安全分级管理理念,分出等级、划清界限、设立关口、阻断载体,降低养殖风险、增强安全性。

 

图片

环控一键智能化操作的养猪设备

 

亮点三:

 

建立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生态农业

 

“项目规划初期我们就注重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相统一。”以“3R”(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建立起超多个物种共栖、质能多级利用的“养殖-有机肥-种植”相结合的种养循环生态农业模式。

 

在粪污处理上,采取UASB+两级A/O及发酵罐工艺处理。固粪及污泥投入发酵罐制成有机肥,废水经降解后达到农业生产用水标准,供给消纳用地完成种养循环,既能改良土壤,又解决了生产污水综合治理。

 

图片

UASB+两级A/O及发酵罐工艺粪污处理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外部办公区还设立了一座品牌馆,记录了新希望由新津起步、耕耘农牧食品业四十载的辉煌历程,展示了新希望为乡村振兴事业所做的种种努力,是新津区全面打造农牧养殖优秀企业的一扇展示窗口。

 

图片

新希望40年发展历史品牌馆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