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丨养猪事业部物流部合影
序/
当谈起养猪,大多数人关注的重点总是猪只重量、产仔数、料肉比,专注于生产的人们往往会忽略在他们背后默默支撑的力量。
在正邦,有这么一支队伍,送猪、送料风雨兼程,使命必达,他们就是正邦养猪事业部物流部。
记录Vol.01 快速成长 担重任/
正邦物流部是一个新成立的部门,整个部门只有5个人,日常负责公司内销饲料、猪只运输,管辖范围遍布全国8个片区,其工作难度与强度可想而知。
而且团队成员们来自五湖四海,虽然彼此对于物流工作经验都十分丰富,但在初期面对陌生的散装饲料、生猪等运输时,老手们一瞬间也有些手足无措。
图丨养猪事业部物流部会议
面对种种困难,物流部坚信“问题解决一个少一个”,绝不能因为畏惧困难而举步不前。
他们着手从团队整合做起,平衡人员认知水平,快速形成合力。经过商讨,物流部建立了物流经理认证体系,通过内部帮扶、对外行业交流、月度/季度PK等举措激发内部活力,成功让物流部成员快速成长,成为能打胜仗,勇打胜仗的优秀正邦人。
记录Vol.02 迎难而上 无惧挑战/
物流部迎来的第一个挑战便是要保证全国饲料稳定供应。公司2020年开始推行包装料切换散装料运输,想要在提升散装料占比的同时保证全国饲料供应,需要进行十分详细的规划。
然而物流基础数据的缺失让物流规划、物流方案设计与实施推进缓慢,进行分析时无从下手,统计一个数据要全国打电话问,费时费力。
图丨正邦饲料运输车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物流部紧急开会讨论,决定要打造农牧业同行内首个农牧物流系统,从而实现正邦物流管理上的质的飞跃。
这个想法受到了领导的肯定与大力支持,于是TMS智慧物流平台得以投入开发制作。
图丨饲料仓库
只是,虽然方向已经确定,但在物流平台建设初期,依旧困难重重。同行业内无可借鉴的经验,于是物流与供应链团队就不断摸索,深挖全链条业务环节操作需求,定制化开发TMS智慧物流系统并于2021年4月23号全国统一上线。
这一系统,解决了物流订单系统化、招投标管理、订单需求计划、物流计划、运输执行、运费结算的全链条业务过程信息化、流程规范化等一系列管理难题,实现了真正意义上从线下作业到线上的管理。
图丨饲料仓库
随着运输量的提升,运输过程中监管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面对巨大的管理压力,物流部众人也是愁白了头,好在对于这个问题公司上下也是十分重视,在公司林总裁、林峰总和陈能春总的指导帮扶下,运输监控体系和标准得以快速建立。
硬件配置上采用密码锁+GPS,软件上采用运输超时预警和密码锁申请开关,流程上对于下工程收货方采用复磅模式,实现对上工程管理,做到不接收不良、不流出不良、不制造不良,实现闭环管理。同时在管理上对于偷盗行为重罚、举报者重奖,淘汰小的物流公司,对于典型案例培训到每位司机,共同维护了公司的资产安全。
物流部一路将散装占比从11%做到100%,中间历经第一年春节保供同时叠加新冠疫情,通过养殖需求计划、供应链生产计划与物流运输计划的有效衔接,最终实现了为每一个猪场和服务部养户按时供应的大目标。
记录Vol.03 逆势降本 增效益/
2020年到2021年柴油价格不断波动,涨幅超过1元,按理说今年成本应该有所提升,然而在这样的逆势之下,物流部依旧做到了2020年度散装饲料运输降本898万,猪只运输价格较2020年运价下降20%的好成绩。
并且物流部计划在2021年实现饲料运输降本4500万,猪只运输预计全年降本3000万!敢于立下这样的目标,就不得不提物流部的“降本6大举措”!
图丨正邦饲料运输车
举措一 优化定额模型 实现招标降本。物流部人员根据市场行情不断优化成本测算模型,更新下调定额基准。为养殖片区招投标建立导向标的价格,实现招标降本;
举措二 打通养殖生产计划,不断提升车辆周转效率。利用配送网点计划关系实现多点配送,做到人歇车不歇,最大程度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用效率的提升推动物流降本;
图丨养猪事业部物流部会议
举措三 与发展建设、养殖生产单位协同作战。优化饲料工厂/新开工厂与养殖点间的配送网络,找到综合成本最优、路线最短位置设提货地,同时大力推行饲料代加工,成功缩短养殖点线路运送距离,从而降低运输成本。
举措四 互通有无 分析提升:物流部的成员们知道想要快速实现自我提升,仅仅靠闭门造车是不行的。于是物流部成员们积极与同行业交流对标,吸取新战术的同时分析自身优略势,完成定向改进。
图丨养猪事业部物流部合影
举措五 猪只物流与需求的精准匹配,减少额外费用发生。为此物流部引入了四层恒温车,有效提高猪苗单车装载量,从而降低单头运价。
举措六 持续开拓创新物流模式:小车改大车、前端大车+末端小车、甩挂直配、大车甩挂中转+末端小车,实现饲料运输成本吨公里不断下降。
记录Vol.04 结语/
不断创新的物流部获得了多方面的肯定,并荣获了正邦养猪事业部2021半年度“降本创新”标杆称号。面对这些荣誉,物流部并没有骄傲,而是表示未来的工作道路依旧任重而道远。
除此之外,他们分享到:工作中会遇到非常多困难,要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信念,并且多到一线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遇到问题多分析自身不足,管理别人先正视自己。把具体的事情在现阶段处理的有效方法归纳成流程和制度,然后去监督和改进,相信会“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做解决问题的“摆渡人”!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