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3日晚的秀博云课堂中,扬翔区域兽医总监张伟超博士给养猪朋友们分享了主题报告“新形势下FW防控的挑战和对策”,当前养猪业的“风声鹤唳”,相信大家都感受到了,但是事态发展到什么程度?又应该以什么方式去应对?大部分人还是摸不着头脑。
而在本期云课堂上,张伟超博士都给大家讲得清清楚楚了。
1、新形势带来的变化有哪些?
1)病毒变异多样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国内流行毒株超过22种;
2)毒力差异多样性。变异株在临床上表现得毒力差异显著;
3)流行态势多样性。相较于以往的车辆传播、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传播,新增了空气粉尘传播。养殖环境日益复杂,目前,我国传染源分布更加广泛,多个地区菜市场生肉、蔬菜等表面均可检测到病毒核酸;多家企业在休假返场人员手、手机、鞋子甚至口腔液检测到病毒核酸;2020年底,部分地区流向屠宰场的肉猪均重甚至不足70kg。
2、新形势带来的挑战有哪些?
1)如何识别临床异常猪只?(望、闻、问、切)
2)如何做实验室的鉴别诊断?
抗原:荧光定量PCR(鉴别P72、CD2V、MGF以及外援基因EGFP、meCherry标记片段)
抗体:ELISA检测、胶体金试纸条检测——IgM、IgG、P54等(临床上抗体检测时,常发现有假阳性情况,需多个抗体试剂盒进行复核监测)
3)如何应对变异毒株的感染?
场清:症状不典型,难于发现,发现时已经污染扩散!
剔除:发现早尚有机会!加大异常猪监测,稍有差异立刻淘汰!
栋清:控制传染源,限制传播范围!
清除成功的标准是:无新增病例、无携带病原个体、无潜在感染风险因素、完全净化。
3、新形势下的防控对策
1)持续推进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在实践过程中,扬翔总结出了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
生物安全是基石:消毒灭杀传染源、保护易感动物、切断传播途径
铁桶防非是框架:“铁桶”模式=外部服务辅助防控+猪场“铁桶”防控,防非服务中心配套功能补齐猪场缺失的功能。
体系保障是底气:硬件改造仅仅是“铁桶”猪场的物理框架,若要做到形神具备,还需进行体系工作的完善,如:生产体系、兽医体系、饲喂体系以及QA检查体系。
全员参与是关键:答案永远在现场,不论职级高低,全员参与;铸铁桶,修围墙,堵漏洞,齐心协力一起防!
2)加强异常猪只的监测:
异常猪只识别:发烧、减料、体表发红、坏死、突死、关节肿胀等逐头采样检测
临床样本采集:口鼻拭子、咽拭子、血拭子、全血、抗凝血、腹股沟淋巴结;1d、7d、14d、28d大范围的采样监测筛查,排查隐性感染。
检测项目:抗原(3-5d/7-9d)、抗体(感染后7-10d)
3)做好疾病防控的应急预案:
1)明确目的:如何切断外部病原继续侵入;如何切断内部病原继续扩散;
2)确定方案:铁桶检查与堵漏;异常猪只的剔除方式与路径;其他猪群的监控策略;
3)准备物资:人员防护物资、消毒类物资以及病死猪处理物资;
4)强化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人员分工、人员防护、传播切断与异常猪只的识别等;
5)演练实操:以病死猪、淘汰猪为例,定期开展应急演练;通过视频和照片等形式记录演练过程;
6)演练总结:对标生物安全管理措施是否执行到位;判定演练行动是否符合要求。
最后,张伟超博士简要总结了扬翔的防非精髓:
统一标准,以防非保猪为首要目标;
明确主次,优先解决最致命的问题;
破釜沉舟,永远做好应对最坏局面的打算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