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企业 > 内容

太和种猪场:新人“特训营”,分组工作 提高生产效率!

德康集团 2021-02-20

阅读()

这个春节的合川德康太和种猪场,不仅没有因为过节休假而人员寥寥,反而是一片井井有条的热闹忙碌的景象。

这个春节的合川德康太和种猪场,不仅没有因为过节休假而人员寥寥,反而是一片井井有条的热闹忙碌的景象。“今天有一批猪集中断奶,我们都有点忙。”忙碌了一整天的场长助理孙自豪介绍,“春节期间我们还有集中分娩和断奶排苗的工作,正是生产忙的时候,场长带了一支队伍去二郎种猪场准备开场事宜,剩下的全体员工都在岗。”

 

据了解,今年春节,太和种猪场全体员工响应国家的号召和集团的倡议,选择就地过年、坚守在岗位上,和德康家人一同度过了这个特殊而又充实的春节。

 

太和种猪场自2019年11月投产之初,面对的是一群“白纸”似的新人,如何让这群“小白”快速上手?一年多来,场长和仅有3个月生产经验主管的带领团队,运用分组工作、针对训练的方式,在员工齐心协力、通力合作之下,快速完成了团队建设和磨合,培养出1名场长助理和6名主管;同时,生产成绩始终保持稳定。

 

“开场的时候,猪多人少,我们一直想着怎么工作提高效率。”场长郑春晓说,“集团快速发展,新猪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太和种猪场是满产投产,在人手实在紧缺的情况下,我们从一开始就致力于提高生产效率,在保证生产的情况下加快人才培养速度。”

 

太和种猪场:新人“特训营”

 

分组工作 提高生产效率

 

太和种猪场投产时,引种3000头后备猪,每天有1500头母猪需要查情,按照以前的方式,所有人一起查情需要两个小时左右。郑春晓想:这样干活儿太慢了。于是,他将员工按4人一组分组,各组分开查情,工作效率提高了近一半。

 

主管孙自豪深切感受到了这样分组工作的好处,分组之后不仅能够按时下班,还能腾出更多以前加班的时间来参加综合素质的提升培训。

 

图片

 

眼下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但是开始配种后工作内容不断增多,又该怎么办呢?同样以分组的方式,通过对生产流程的梳理,太和种场把配怀舍工作拆分成了免疫、治疗、查情、输精、B超和测膘等多个生产动作。借用工业上流水线生产的方式,各个小组在同一时间各自完成某一项工作,这样一来,配种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新人分组 技能各个击破

 

人员分组的方法给了郑春晓培养新人的灵感。

 

太和种猪场的第二批员工是一帮还在上大学的“实习生小白”。通常培养一个新人需要3个月,但生产不等人,如何让“没见过猪”的实习生快速上手?太和种猪场同样决定用拆分工作的方法,让他们在一段时间内专注于同一个动作,实现各个击破。

 

刘君峰是配怀舍的实习生,进生产区的第一周被分配到输精小组,只学输精这一个动作,在技术员的指导下试着做;第二周,他通过反复练习,已经能独立完成输精;到了第三周,能做到熟练操作了。现如今,他被冠以“配种小王子”称号,已经能够游刃有余地完成配怀工段的各项事宜了。

 

太和种猪场:新人“特训营”

 

运用这个方法后,这批实习生被分到不同的小组学习,跟着技术员“上小课”、“一对一”教学,半个月时间就能以互补的形式分担整条生产线的工作。当完全掌握了一个动作后,他们会轮换到其他小组,开始新的学习,丰富生产技能。

 

融合工作 齐心协力更高效

 

高效化生产是集团给各个猪场提出的要求,也是现代养殖业新形势下的必然趋势。为了积极响应号召,太和种猪场经过4个月的批次调整,在2020年9月完成了过渡。

 

调整过程中,太和种猪场也遇到了各种困难。由于开展批次生产,同一工段工作量变得集中,例如有时1天需要配种100头母猪,上产床、产子也变得集中,突然集中的工作量让员工感到不适应,打乱了原有的工作节奏。

 

为了解决这一困难,太和种猪场开始采取融合工作的方式,当遇到集中配种、集中分娩等情况时,将两个工段的员工集中在一起工作,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人手充足且保质保量完成工作,还能实现人员技能全面发展,员工更加团结一致,稳定生产和人才培养两不误。

 

太和种猪场:新人“特训营”

(员工写春联)

 

虽然投产初期的太和团队看似单薄,但团队找到了快速培养新人的方法,齐心协力、默契配合,人员得到了快速成长,也保持了稳定良好的生产成绩。2021年,合川德康二郎种猪场投产,场长带队,太和种猪场为二郎种猪场输出了一支9人的团队,自身生产成绩依然保持稳定。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