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而言,加入德康这一年是我成长最快的一年。”说这话时,仁寿德康慈航种猪场龚鹏的眼里闪烁着年轻人的特有的干劲与野心。
从一线技术员做起,短短一年时间龚鹏就扛起了一个5000头规模种猪场的生产管理工作,并且场内团队的生产成绩正稳步提升。到底有什么秘密,让一个刚加入德康不久的年轻人能如此快速融入与成长?
选择之后是挑战
和很多奋斗拼搏着的同龄人一样,龚鹏最开始被德康吸引正是因为德康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源源不断的机遇挑战。抱着突破自己的心态,2019年中旬龚鹏成功通过面试加入德康,虽然已经有了几年的外企养殖经验,但龚鹏仍选择从养殖技术员做起,先了解和分析德康种猪场的一线生产情况。
龚鹏到场里配怀舍看到的第一幕恰好是舍里两位老人在进行查情,两位“老德康”一来就用实际行动给他上了生动一课。只见两位老人驱赶着公猪从母猪旁一头一头走过,每走过一头母猪,他们都会仔细伸手感受母猪反应,并耐心地配合使用踩背或者骑背刺激法。龚鹏明白,虽然这样看似效率不高,但比起观察到明显反应后才去配合刺激,这样做出来的配怀生产成绩一定差不了。除此之外,不管是生产区更衣室叠得整整齐齐的工作服,还是干净得看不见一点猪粪的栏舍,这些一点一滴中透露出的细节都让龚鹏对德康人的认真严谨感到震撼。
“那一课”激起了龚鹏的战斗欲望——“既然别人都能做到这么认真细致,那我为什么不可以?”虽然比起之前的工作经验,德康生产流程中的要求严格细致得多,但为了快速适应和成长,龚鹏把这些要求当做自己的最低标准——每天打扫栏舍、查情诱情时不放过任何细节、配种时严格执行五步刺激法……认真起来的龚鹏让舍里的主管印象深刻,仅仅两天,龚鹏开始独立带栋舍。后来又因为主管调岗,加入德康的第二个月他就已经开始管理了舍里的日常生产工作。紧接着又因为场里分娩舍急缺人手,他到分娩舍支援,再次在短时间内熟悉了工作并管理起整个分娩舍。
“最优秀的人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为了快速成长,龚鹏一次又一次地选择挑战,挑战困难。
挑战之后是成长
紧接着,2020年年初仁寿德康慈航种猪场迎来投产,龚鹏作为这个崭新种猪场的场长助理从项目验收开始就一直扎根在了慈航。开场时的反复洗消和环境消毒、连续两三个通宵的引种关猪、边生产边进行提升工作效率的技改……短短两个多月里龚鹏就瘦了一圈,但他的眼神却越来越坚定。
雨季到来,连续几场罕见的暴雨让慈航这个新场有些猝不及防。由于雨量极大,场内环保区的工作压力陡增,雨污混流的风险随之而来,升级改造场内雨污分流工程迫在眉睫。协调大型机械、施工人员、施工原料的入场的同时必须保证场里的生物安全,并且圈舍里工作生产还不能受到影响,当这些压力一齐放到普通人的肩头时或许早就选择了退缩放弃,但身上德康味儿越来越浓的龚鹏并没有,他选择迎难而上。
一方面,为了避免场里一线员工与施工人员交叉导致生物安全风险,龚鹏组织场里所有一线员工住进生产区,仅留三人在外提供物资保障。整整二十多天里,一线员工们没有跨出生产区一步,困了累了就在生产区办公室打地铺休息,饿了渴了就挤在一张小方桌旁吃消毒过的餐食。为了鼓舞大家,龚鹏隔着生产区的墙喊着安慰着每一个人,并每天告知他们工程进度让他们宽心。当时正值场里第一批猪仔即将出生,因为不放心生产,他常常在夜里打去视频叮嘱生产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节点,并时刻询问着生产情况。
另一方面,工程施工也同样带来了生物安全风险,施工还未开始前,龚鹏就已经和公司生物安全经理以及项目工程经理进行了反复的研讨,制定出了一套详细的生物安全保障方案。其中,最重要的无疑于场内施工时的生物安全防控。虽然施工器械、人员都已经在进场前进行了严格的洗消措施,但施工需要翻动场里大量的土壤,没有人知道这些土壤里是否有危险的因素存在。“每挖一下土,我和留守生活区的几位同事就会上前做一次消毒。”施工经常进行到凌晨一两点钟,龚鹏和同事也会坚持洗消到一两点钟,施工点距离猪舍最近时仅仅只有三四米,但龚鹏和同事们的坚守硬是让整个施工过程后的环境采样结果没有出现一次异常。
(施工后大范围的路面消毒)
苦难之后必定迎来收获和成长。二十多天的坚守过去,场里的环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场内团队也迎来了他们的第一窝猪宝宝。因为这次的挑战,龚鹏带领的团队变得更有凝聚力,更有底气面临更多的挑战,龚鹏自己的管理和沟通能力也得到了十足的成长。
(场里的第一窝猪宝宝)
在后续生产的关键节点中,龚鹏和团队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挑战,把场里的生产成绩越做越好。一年多的时间下来,龚鹏也愈发坚信:“选择了德康,就注定会面临许多挑战,而完成了挑战,就肯定会获得成长!”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