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琴的第一次“出圈”是因为他师父,尖山核心场场长赵文举在场长培训交流中分享了她的事迹——“谁能想到,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的配怀舍主管,是个实习生?”
彼时,德康为实现“良才如潮”的良性循环,一直不余遗力的搭建人才成长培养体系,促使新人成长成才。
“7天速成班”、“水电工猪倌”、“实习生主管”……一批批优秀案例的涌现,激励着后进新人。
01 超严苛师父上线
虽然师父赵文举现在跟旁人评价起王慧琴是“没问题、肯定是最棒的!”但王慧琴却说,刚到德康的时候的自己并没那么自信。
2017年7月,大一才刚刚结束的王慧琴通过校企合作获得了在德康实习的机会。当她得知自己要去的猪场是集团的国家级核心育种场时,心情既激动又紧张。畜牧兽医专业出身的她当然很清楚这样的机会有多难得,但同时,面对这样难得的机会,她心里也多少有些忐忑。
怀着复杂的心情,她进了尖山种猪场。一进到场里,整个团队的热情和善的氛围就让她放松了不少。本以为这样的团队氛围下,自己可以在工作中慢慢适应,快乐学习。但她以严格出名的师傅在见面第一天就让她告别了这个幼稚的想法。
那一天,在简单交流认识后,师傅就径直带着她开始了一天没有丝毫停歇的繁忙工作,有着“实习生追不上的男人”称号的师傅让王慧琴不能有丝毫愣神,因为只要一个眨眼,师傅就已经甩开她好几米远。一进了猪舍的师傅就像是上了发条般在猪舍中不断穿梭忙碌着,她只能在旁边小跑跟随,不一会儿就累得气喘吁吁。师傅还会时不时停下来给她传授生产流程中的重要节点与注意事项,并让她亲自动手去尝试,她一旦有细节处没做好,师傅就会毫不犹豫地直白指出并让她再次尝试。如果之后又再次做错了,迎接她的就是一顿辛辣批评。
“每天的生产记录要清晰到谁来都能看的懂,宿舍的清洁要每天都做,就连食堂里的凳子摆放都有详细的要求。”王慧琴回忆着师傅给自己的严格甚至可以称为严苛的要求,那时的王慧琴挨过的骂几乎都是因为一些工作或者生活中的细节,就连身边的朋友都有点看不下去说她的师傅是“大魔王”。
然而王慧琴对师傅的严格从没有怨言。“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她清楚地知道,一个女生要想在现代化规模养殖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也明白自己的师傅在工作中这样严格地对待自己付出的苦心。她仍然记得刚学这个专业时听见的带着偏见的话语“女生嘛,就去找个动物医院照顾照顾小动物就可以啦,猪场?一头猪就是女生好几倍重,女生能有啥用?”倔强的王慧琴不信这个邪,她想证明,“女生又如何?一样也可以养好猪!”带着这样信念的王慧琴,在“大魔王”毫不保留的“阴影”下,对自己的要求开始变得越来越高。
“之前都是师傅发现我哪里没做好然后把我一顿批评,现在是我自己就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然后反思总结,他就只能淡淡地点点头表示知道咯。”王慧琴说着这话的时候,嘴角微微上扬,语气里也难以掩饰她的自豪。
也正是这样的成长,让王慧琴在开始实习一年后就接过了师傅的配怀舍主管的担子,让原本还有些懵懂懒散的大学生王慧琴,在还未毕业时就变成了真正的德康人。她也越来越能理解,为啥在德康,在尖山,认识的德康人都对工作有这样高的要求。
(生活中的王慧琴也颇为活泼开朗)
02 不设限 还可以做更多!
“尖山是国家级核心育种场,配怀舍又是这个场的数据源头,再加之尖山种猪场各集团其他种场输送了很多人才,一直都有‘德康黄埔军校’的美誉。”不管是育种工作、生产成绩还是人才培养,落在王慧琴肩头的担子越来越重,有好些都超出了当时王慧琴的能力范围,需要她不断去学习之前一些从未接触过的育种、管理、人才培养上的新知识以满足工作上的要求。工作时的她,越来越像自己的师傅,变得更严格要求自己和团队、越来越注重工作中的细节。她也带起了自己的女徒弟,并将从师傅那里学来的自我严格要求传给了自己的徒弟。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慧琴一步步地按照师傅给自己的严格标准去执行,并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接任配怀舍主管后,王慧琴带着团队把配怀舍的成绩从最开始的配怀分娩率89%一路做到了95%,最高时更是达到了96.9%,自己带起来的徒弟也渐渐可以在工作中独当一面。
如今,因为公司发展需要,王慧琴被调到了全新的永年种猪场开始新的奋斗生活。从工地到引种投产,从规范操作到生物安全……她在这里不断地接受着一个又一个全新的挑战。
在近日举行的场长助理培训班上,王慧琴分享道:“平台选对了,基础打好了,能力锻炼出来了,未来的路就好走了”。感谢平台、感恩师长,是她对当前工作最大的总结。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