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份集团月度表彰大会中,高县德康邓甫胜家庭农场名列集团一号农场增重成本前五。
其实,这只是邓甫胜家庭农场出栏的第二批肥猪。能做到这样的成绩,对一个新养户而言,属实不易。
“农场能获得表彰,成本相对较低,主要原因在于完全按照公司要求做,猪只健康,死淘少。”生产管理专员罗飞总结道。
罗飞(左)指导农场主
2020年,2000头肥猪规模的家庭农场正式投产。在关猪前,邓甫胜就完全按照公司要求,对外围围墙实行全面整改、圈舍做彻底洗消,把风险挡在猪场外。
在关猪后,场内人员对猪只的照顾也相当周全。
“这些小猪这么乖,看着它们进场,就只有要把它们养好这个想法。”场内人员说。
在进场时,他们就为仔猪们调试好了最佳的居住温度,让它们实现从种场到农场的平稳过渡。
而在进场后,为了提升仔猪抗病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场内人员也严格按照罗飞的要求,给仔猪悉心配置粥料,提高猪只对饲料的吸收、转化,进而提升仔猪的免疫力。
“粥料我们要连续饲喂15天,每次都用35˚C的温水拌开。”场内人员告诉头条君,只要仔猪长势好,少生病,再多的照顾都不为过。
除了严格执行少食多餐,每天饲喂四顿以外。在猪只吃完每一餐后,他们还会细心地给猪只“洗碗”,把料槽清理得干干净净,只为让猪只们每一餐都吃上“热乎”、新鲜的饲料。
而为了让猪只生活在干净整洁的环境里,场内人员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清扫过道,打扫栏位,确保圈舍卫生,减少猪只因卫生问题导致的疾病。
“在保育阶段邓甫胜家庭农场基础打得好,卫生做得比较好,饲喂很用心,在饲养后期,猪只基本上不会生病。”罗飞说,正是因为基础工作比较扎实,猪只健康度始终保持较好水平,长势好,饲料转化率自然而然就会提高,料比降低就不是难事。
对广大德康农场主而言,降本增效就是猪只少生病,成活率高。
降本增效虽然听起来“高大上”,但实际上却是由一个又一个富含泥土气息的小细节构成的。就像农场主养猪一样,做好环控,做好圈舍清洁,把猪照顾好,减少无关耗用,就是最直接的降本增效。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