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天邦股份-猪遗传改良与服务”项目发布会
曾几何时,诸多养殖企业在非瘟带来的绝对利好市场行情下,疯狂扩张,在养猪业展开了一场“军备竞赛”!反观当下,随着市场低谷期的到来,诸多养殖集团在生猪规划上纷纷“紧急刹车”,逐步求稳。一张一弛之间,从侧面反映出了我国生猪产业优质种业资源的匮乏和对高性能种猪资源的刚需!可以说:非瘟不仅彻底改变了我国养猪业竞争格局,且促进了我国生猪繁育体系的转变!
猪业振兴,良种为先!为积极促进我国生猪种业健康发展,寻求新形势生猪育种体系转型之道,分享交流天邦股份在生猪育种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新思路、新模式,11月29日-30日,以“良精降本,优种增效”为主题的“天邦股份-猪遗传改良与服务”项目发布会于南京瑞斯丽大酒店隆重召开。天邦股份-董事长/总裁苏礼荣、首席科学家傅衍教授、种猪事业部总裁李双斌、食品事业部营销总监彭飞鸣、战略运营总监冯建渐、猪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谭建庄、IT中心信息部副总经理吕成军、猪产业研究院-猪病研究所所长邢刚博士、种猪事业部生产与育种总监Derek Widman、史纪生物董事长王永胜博士等与全国各地猪业精英相聚金陵,共同见证天邦史记育种推动行业提质增效!
天邦股份种董事长苏礼荣
据悉,此次大会,是天邦的育种版块首次向行业展示公司全产业链发展成果及育种发展新模式。大会伊始,天邦股份种董事长苏礼荣就本次大会顺利召开致辞并分享报告。苏礼荣表示:面对非瘟后全新的行业发展形势,行业主要矛盾已经由规模化养殖场和散户的矛盾转变为规模场和规模户之间的矛盾。未来,猪业发展的模式绝不是一家独大,更不是独自摸索,而是产业分工,深度合作!
大会现场
新形势下,天邦养猪始终沿着“打造动物源性食品产业链”发展,虽几经波折,但初心不变!后期,天邦将通过普惠育种的推广,改变传统种猪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单纯买卖关系,微利经营,也与行业合作伙伴深度合作,谋求长期发展。还将通过联合育种及合作养殖的形式,充分发挥天邦在育种、养殖和食品端的优势,构建从育种、养殖到食品端的“深度合作生态圈”。
天邦股份首席科学家傅衍教授
天邦股份首席科学家傅衍教授就天邦养猪及育种板块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就天邦育种优势做了详细说明。傅衍介绍:13年收购艾格菲在华所有资产及14年天邦股份战略投资全球知名猪育种公司CG,正式奠定了天邦养猪及育种的基础。天邦养猪,可谓是高起点发展。为了使育种技术服务于行业,不断为客户创造价值,天邦不仅应用数量遗传学的方法,进行性能测定和大数据育种,而且也应用基因组选择的方法,增加优秀基因频率,降低不良基因频率,实现生产性能的改良和客户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傅衍教授强调,在育种工作中,数据的数量和质量是关键!天邦通过大数据育种,对大量个体进行性能测定,每年测定样本量达一万多头,以此为基础来获得所需关键性能数据。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生产与育种总监Derek Widman
在公猪站的实际工作中,有很多工作可能会影响到最终生产效率。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生产与育种总监Derek Widman在分享中提到:确保好的精液质量,必须搞清楚几个问题——要有高标准的精液生产流程;种公猪的更新是基于遗传性状而不是产精量;先进的设备保障清洁和精液计量准确;精液活力必须用前进活力来评估,因为前进活力对配种受胎率的影响更大。
大会现场剪影
据Derek Widman介绍,天邦股份公猪站在选址上十分严谨,以达到生物安全最优化。目前拥有安徽池州、安徽天意、广西大化、广西贵港、黑龙江绥化、湖北浠水、江苏观音寺、山东肥城八大公猪站,八大公猪站可充分满足行业用户对猪精的需求。为保证精液质量,所有精液经过严格的生产流程后,均保存于17℃的恒温冷库中,并在24小时内通过物流送到客户手中。另外,在生物安全方面,利用场内疾病监测实验室、第三方实验室的检测验证,在发货前保障精液安全;在公猪替换频次上,天邦公猪站替换频次较行业平均水平更高,其目的是为了最终商品猪性能更优秀。通过高标准、严要求及抓执行的流程,天邦的猪精活力高于行业标准10%!
史纪生物董事长王永胜博士
“所有养猪人共同的愿望是——猪能够生得多、死得少、长得快”!史纪生物董事长王永胜如是说。但面对目前复杂的疫病防控形势及非洲猪瘟的持续影响,蓝耳、猪瘟、腹泻、伪狂犬等疾病对成活率的影响和圆环、支原体、流感等疾病对生产效益的影响不容忽视!猪场要通过流行病学监测、免疫方案制定、免疫效果评估与免疫经济学指标测算“四步法”,保障自己养殖效益和猪群生产成绩。在蓝耳苗的选择和使用上,史纪生物“蓝宁佳”针对阳性不稳定场母猪群免疫,能够显著提高发病场生产成绩,降低流产、返情及仔猪死亡率,且产生较高抗体水平,可维持28天;另外,猪瘟伪狂混免“蓝福佳”,亦是不错的防控方案选择。
天邦股份猪产业研究院-猪病研究所所长邢刚博士
天邦股份猪产业研究院-猪病研究所所长邢刚博士提到:非瘟已进入常态化,对猪场的威胁将长期存在。其中,外围生物安全是最大威胁!猪场务必要通过严格的人员入场/出场流程、物资隔离点流程、物资入场消毒流程、疫苗及生物制品处理流程、疫苗及生物制品入场消毒流程、大件物资靠场/入场消毒流程、食材入场消毒流程、饲料车靠场流程、疫苗毒阳性车辆转阴处理流程、猪只中转销售流程、死猪处理流程等,保障场外生物安全,实现高效、安全生产。
天邦股份信息部副总经理吕成军
天邦股份信息部副总经理吕成军针对天邦数智化平台建设进行了分享。他介绍:天邦于2020年数字化转型之时,发现不同系统之间进行数据分析和共享有困难。故天邦数字化转型目标应运而生——一个数字化天邦,一个标准、一套体系,一个大平台。在实践中,天邦股份以SAP为基座,衍生出育种系统、财务系统、行政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等。多系统之间数据互通,实现从决策层、管理层到基层工作的齐抓共管。
天邦股份猪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谭建庄博士
天邦股份猪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谭建庄博士通过天邦能够为用户提供的代工服务、营养服务、原料采购等几个方面对天邦在饲料及动物营养方面为行业和用户赋能的形式进行了介绍。谭建庄博士强调:在养殖成本中占比最大是饲料成本,未来的竞争一定是养殖成本的竞争!在饲料成本上,大宗原料替代是王道!也是成本控制的核心要点!要实行技术+采购联动来实现。行业伙伴可与天邦携手,积极开发并利用生物饲料,例如构树、象草等推进种养循环并降低饲料原料成本。另外,针对动物营养方面相关问题,天邦中心实验室都可为用户提供检测分析等服务,帮助用户找出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
天邦股份食品事业部营销总监彭飞鸣
天邦股份食品事业部营销总监彭飞鸣以天邦“拾分味道”猪肉产品——“清水一煮就飘香”为主题,向参会人员介绍了天邦食品板块发展情况及天邦在保障肉制品品质等方面做出的努力。据彭飞鸣介绍:“拾分味道”自2015年成立以来,结合天邦大力布局食品终端的战略,向生猪产业链下游延伸。目前已有盱眙、利辛、无为、荆门、嘉兴5大屠宰厂及上海、南京、无锡、合肥四个城市服务中心,先后与南京青麦、小菜园、康帕斯中国等食品端企业合作。通过大数据育种、基因组评估、CT测定、抗病及肉质育种等技术,从品种、饲料、屠宰、养殖、疫苗等多方面入手,为消费者打造口感好、肉质佳、安全健康的猪肉及深加工产品。目前,“拾分味道”产品共有6大类,226个品类,主要包括生鲜品、调理品、预制菜、休闲品等。
天邦股份战略运营总监冯建渐
天邦股份战略运营总监冯建渐在分享中指出:“好种育好猪”!为了更好的服务行业用户,帮助养猪人实现降本增效,天邦股份采取“微利经营,资金后置”的合作模式,将更大的风险留给自己!后期,天邦将充分发挥在育种、规模养殖、供应链及食品等领域优势,集成种猪、精液、技术服务、供应链、遗传改良等优势,为生猪养殖企业效益提升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与用户形成“深度合作生态圈”,从单纯买卖到合作共赢,帮助用户养好猪、卖好猪,实现降本增效。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总裁李双斌
针对近年来行业发展痛点及天邦“普惠育种”合作模式进行分享。李双斌认为:近年来,非瘟及高行情下,规模养猪企业疯狂扩张,带来了不少行业乱象。另外,不少企业盲目扩充规模而忽略猪群舒适度和健康度,最终导致生产成绩止步不前。现阶段,猪企应该静心向内抓成本!
在生猪育种方面,李双斌认为:2020年,我国养猪业解决了种猪的“饥饿”问题,接下来将要解决的是“温饱”问题。未来,种猪企业的竞争主要是育种能力的竞争!史记生物推出“普惠育种”合作模式,通过产品(育种、健康、繁殖等)、平台(供应链平台)、顾问(猪场设计、建造监督等),三位一体赋能合作伙伴。借助五大基因产品中心,从种猪销售、精液育种改良、种猪改良、生猪回购、供应链综合采购等多个环节进行把控,只为更好的帮助合作伙伴“买精种、养优猪、卖好价”!让合作伙伴在全新的行业发展大势下,实现“事业长青”!
会后,来自湖北、四川、山西等地的十余家规模化养殖企业代表与史记生物签订“普惠育种”合作协议,累积预订纯种、二元种猪共计2万余头。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