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品牌 > 内容

天兆托养成就养猪状元袁学平

天兆猪业 2021-09-17

阅读()

9月8日深夜,最后一车天兆仔猪进场,看着满场跑的小猪,袁学平自今年2月份发生非瘟疫情后一直悬着的心,终于彻底放下来了。

图片

天兆托养户  袁学平

 

9月8日深夜,最后一车天兆仔猪进场,看着满场跑的小猪,袁学平自今年2月份发生非瘟疫情后一直悬着的心,终于彻底放下来了。

 

图片

正在进场的仔猪

 

1.养猪状元转型做代养

 

2002年,从面粉厂老板转型的袁学平在老家养了200头母猪,正式踏入养猪行业。2007年,因养猪事业成功,他被广安市人民政府评为2006年度广安市生猪产业发展养猪状元。

 

图片

袁学平曾获得的荣誉

 

2016年,在朋友的介绍下,袁学平成为天兆托养户。他勤奋、负责,养殖成绩优秀,上一批出栏的猪只料肉比2.52,头均托养费达到310多元。

 

图片

袁学平的猪场

 

代养的猪一天天长大,除了常见的疾病外,猪场没有出现过什么大波折。袁学平以为这样平常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突然暴发的非瘟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

 

2.突遇非瘟,晴天霹雳

 

2021年2月,即将出栏的猪只开始发病。“这一批猪长得很好,在150天的时候就长到了190多斤,就在准备卖的时候突然出问题了。当时发病的症状也不明显,我一直以为是口蹄疫,最后采样检测证实是非瘟。”

 

惊慌之后,束手无策的他只得进行清场处理。

 

图片

此前场内的猪只

 

突然的变故让袁学平一度变得很消沉,面对空空荡荡的猪场,他一直在想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非瘟最严重的时候,有一个发病的猪场离我们这只有100多米,在那种情况下我们都守住了,所以这一次中招真的让我百思不得其解”,袁学平说道。

 

3.痛定思痛,继续前行

 

袁学平不想就此放弃养猪,天兆也不愿放弃像他这样优质的养户。清场之后,天兆技术人员与袁学平一起复盘感染前3至30天内发生的风险事件,评估感染风险因素,制定复养方案。

 

在天兆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袁学平正式开始了复养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对整个猪舍及猪场环境进行彻底清洗。袁学平先对猪舍内的墙面、地面、铁栏杆等进行反复清洗消毒,再对猪场及周围路面进行白化处理。他说:“能想到的地方都洗消了,特别漏粪板下面那些死角,反复洗,反复消,这个过程大概持续了2个月。”

 

图片

场内新增的消毒设备

 

同时,袁学平对猪场进行升级改造。包括更换风机、水帘,对猪场内裸露的土地进行地面硬化,安装料塔料线,增加专门进行物资熏蒸消毒的房间。

 

图片

新装的两个容量20吨的料塔

 

历时3个多月,猪场终于完成改造,检测合格后,袁学平的猪场于6月中旬在天兆引进了350余头哨兵猪。

 

他欣喜地告诉我们,“从改造完后引哨兵猪之前,一共采样检测了7次,就是要看看还有没有遗漏的地方,都是合格的我才放心。目前这一批哨兵猪没有出现任何异常情况,马上就要出栏了。”

 

图片

袁学平正在介绍复养的情况

 

对与养猪业相关的人来说,非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复养的人就像凤凰涅槃重生,袁学平在考验中选择了坚持、改变、进步,抓住机会“重生”。同时他也是幸运的,毕竟在这场考验中,更多的是没能熬过来的同行。

 

19年养猪生涯,练就了袁学平不怕苦、不怕输的坚韧品质,此次成功复养更是极大地增强了他的信心。他说:“我自己养了14年的猪,给天兆养了5年的猪,十几年来遇到过无数难题,一次失败算不了什么。但我很幸运在最迷茫无助的时候,得到了公司的支持和帮助,希望未来继续和天兆保持这样紧密的合作关系,帮公司把猪养好,也把自己的事业做得更好。”

 

近年来,天兆在西南、东北、西北地区相继开展了“公司+托养户”合作模式,帮助合作托养户提高养猪技术水平,降低养殖风险,真正做到“旱涝保收”。

 

图片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