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对后备母猪配种的标准有体重、月龄、发情次数三项;近年来,学习欧洲养猪发达国家经验,他们会把配种时后备母猪的膘情作为一项重要指标,而且有大量的数据进行验证。
下表是从网上搜索到的首次配种时的体重与背膘厚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从这个表中看出两个问题,一是国外发达国家对母猪背膘厚的关注要优于我们国内的月龄与发情次数;二是大量的数据证明母猪配种最佳体重和背膘厚是在131-150公斤、17.7-21.7mm阶段。
其实有一些猪场就是依靠控制体重与膘情,使母猪繁殖性能大大提高,每胎产活仔数从原来的不足10头,提高到接近12头,而控制膘情的重点是后备母猪。
另外,控制膘情不要单纯凭肉眼观察,不同品种、不同阶段背膘厚度是有差别的,特别是许多猪场饲养多种品种,每个品种的差异性很大;而如果是一些猪场把商品猪当成种猪养,那差别就更大了。
所以,要以数据说话;当你把自己对母猪膘情用评分制与背膘测定仪对照一下,你会大吃一惊;因为引进品种与国内地方品种不同,看似不瘦的母猪,其实背膘已经很薄了。
背膘测定非常简单,背膘测定仪的价格也并不高,稍有规模的猪场都可以承受得起;但其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不但可以用于后备母猪,对经产母猪同样有很大价值。
背膘测定的位置是母猪胸腰椎结合处,距离背中线一定距离的地方;对于经产母猪来说,大约是6-8厘米;对于后备母猪来说,是5-6厘米;而背膘仪的使用,借助说明书,很快就能掌握。
随着欧美养猪发达国家先进技术不断引入到我国,科学养猪的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如果我们不能早日学会科学养猪,那不但不会缩短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即使在国内,我们也会一天天落伍,被养猪同行甩到后面,再难在养猪行业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