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 > 内容

“老把式”蹚出新路子——一个鄂西北山村的养猪新事

新华社 2020-08-17

阅读()

“形势所迫。”“90后”村支书孙继涛介绍,2019年10月,村里120头散养的猪因疫病相继死亡,几十户贫困户损失60多万元。今年又碰上新冠肺炎疫情,外出务工的路子也不顺畅。
  “看!咱家猪又长膘了,吃得好欢实!”通过手机视频连线,湖北省谷城县茨河镇杨村村民章尚春,看着寄养在合作社的猪一天天长大,高兴得合不拢嘴。
 
国内
 
  章尚春曾是贫困户,2019年刚脱贫。为了巩固脱贫成果,2020年3月,他在村委会组织下,出钱认购了谷城县猪壮壮养殖专业合作社的20头仔猪,并将猪寄养在合作社。“这20头猪出栏后,保底能有1.2万元的分红收入。”养了几十年猪,章尚春第一次不用再担心市场波动和疫病风险,他笑着说这是“共享养猪”。
 
  在杨村,像章尚春这样的养猪户有39户,一共在合作社寄养了227头仔猪。
 
  “共享养猪”是村民起的新潮名词。谷城县地处鄂西北山区,杨村怎会有如此前卫的尝试?
 
  “形势所迫。”“90后”村支书孙继涛介绍,2019年10月,村里120头散养的猪因疫病相继死亡,几十户贫困户损失60多万元。今年又碰上新冠肺炎疫情,外出务工的路子也不顺畅。
 
  生猪零星养殖是农村传统增收项目,贫困户没想过这养猪的“老把式”也会遭受沉重打击,村干部和扶贫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孙继涛说,扶贫工作队下村走访调研时,位于杨村的谷城县猪壮壮养殖专业合作社引起了扶贫干部的关注。
 
  “去年出栏生猪1000头,没有出现过疫病,未损失一头,实现产值超过500万元。”猪壮壮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建东说,科学养殖技术和严格的防疫措施是关键。合作社与畜牧业龙头企业对接,有固定饲料来源和销售渠道,同时通过购买商业保险规避风险。“去年一农户得知我们还有空圈未利用,便寄养了360头仔猪,并支付了一定的饲料、管理费用,然后等着分红。”
 
国内
 
  “这案例让我们眼前一亮,村里和扶贫工作队开始琢磨采用生猪寄养模式,由龙头企业+合作社,带动群众发展生猪养殖产业,稳定增收。”孙继涛说,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脱贫户与合作社签订生猪寄养协议。
 
  杨村4组贫困户孙永文花1250元认购了两头仔猪,不足部分由扶贫工作队帮助垫付。“我估算了下,除去投入的本钱,我还能分红1200元。更重要的是,我有更多的时间就近打临工,多了一条增收的路子。”孙永文很开心。
 
  “我们希望用这种帮扶模式,让贫困户增强造血功能,巩固脱贫成果。”孙继涛说,为让更多群众受益,对有意愿但又缺乏资金的贫困户,扶贫工作队给10户脱贫户垫付了部分资金。
 
  眼下,不只是杨村,“共享养猪”已延伸到茨河镇多个村子。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