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县古今村通过“村委+合作社+公司+贫困户”的模式发展生猪养殖促进村民增收。
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古今村距离县城26公里,全村辖37个村民小组,全村总面积2.87万亩,其中山林面积2.67万亩,耕地面积0.2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9亩且全部为旱地,属于典型的“九分石头-分地”大石山区。古今村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党建与扶贫攻坚、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农村工作。经过多年奋斗,注重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和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经过多年的摸索和总结,古今村在发展产业和集体经济方面取得了定的成绩并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模式。
“3+1”特色产业推动全村养殖业发展
马山县古寨瑶乡古今村通过以生猪养殖为龙头,推动全村贫困户发展养殖业,以里当鸡、猪、黑山羊、牛(+1)为本村的“3+1”特色产业。全村引导成立有1个村民合作社和3个专业合作社: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有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4.3%以上,通过落实“以奖代补”政策,有效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扶持发展壮大扶贫产业。
古今村利用村委+合作社+公司+贫困户模式建立了村集体养猪场和生猪产业示范园,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同时,依托集体养猪场修建大型沼气池和村集体蔬菜种植基地,利用沼气和沼液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利用蔬菜产业园建设的冷库和销售、运输渠道(冷链物流),贮存、运输村里的散养士鸡,推动土鸡养殖产业,形成特色产亚和延伸产业双互补共赢的产业扶贫“古今村模式”。
“村委+合作社+公司+贫困户”模式建立村集体养殖业
马山县古寨瑶乡古今村于2017年投入1345万元扶贫资金建设村集体养猪场,吸引外来公司合作养殖生猪,吸收1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聘用贫困户担任饲养员,赢利由村民合作社进行分配。
据了解,古今村2018年养殖的第一批1188头生猪于当年8月底出栏,养殖收入118800元。2019年3月开始饲养第二批生猪,克服非洲猪瘟的影响当年10月出栏生猪1397头,村集体的养殖方收入58.768万元,其中23.507万元被公司转作下批猪苗的押金,实际到帐经营收入35261万元。
以奖代补,建立产业示范园增加村集体收益
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古今村在乡政府的指导下,古今村于2019年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申报50万元建立生猪特色产业示范园。把50万元资金投资给本村金泰丰合作社,在村集体养猪场旁边建设另—个生猪养殖大棚,共用村集体养殖场的部分基础设施,该合作社每年向村集体贡献投入资金4%的金额作为收益,三年后以固定资产折旧90%来还本。2019年已向村集体转帐第一年的4万元应上缴收益金额。
马山县古寨瑶乡古今村于2017年底完成整村脱贫,2018年底还有未脱贫户18户52人,贫困发生率降为235%。2019年底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1户726人,其中未脱贫户2户6人,贫困发生率将降为027%(总人口数按2215人标准),为2020年全部贫困户脱贫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