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猪肉价格在“猪”年里着实“牛”了一把!前段时间,我市猪肉价格突破30元/斤,让众多市民望“肉”却步。近日,记者走访市区多家超市、农贸市场发现,猪肉价格小幅回落,平均每斤下降了2-3元。
猪肉价格较之前略微下降
在市区一家大型超市的猪肉柜台前记者看到,上面悬挂的价格牌显示:猪肉26.5元/斤。
超市一位店员告诉记者:前段时间,猪肉价格噌噌噌往上涨,几乎一天一个价。最贵的时候,价格超过30多元每斤了,买肉的人真是寥寥无几。肉价上涨时,猪肉销量是一路下滑的。卖肉的刘老板称,卖肉就怕涨价,涨价前,他一天能卖一扇肉(重四五十斤),后来这一扇肉有时两三天也卖不完。这几天价格开始一点一点降了,没那么高了,买肉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但是猪肉价格整体还是比往年贵很多。
猪肉价格的一路上涨,加大了城镇居民的生活成本。在猪肉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鸡肉、牛肉及其他肉类价格和鸡蛋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市民刘爱萍家的午餐餐桌上,摆着四个菜,只有一个是肉菜。“我家平时吃猪肉不多,但每周都要吃两、三次。前段时间猪肉太贵,我家买得少了点,改成一周买一次。有时还会买鸡肉等其他肉类。现在猪肉有所降价,我买的次数多一点了。希望肉价能继续降一降。”
猪肉价格微降,餐厅饭店的肉菜价格会不会随之而降呢?记者走访发现,不管是街边小餐馆还是大饭店,菜价大多未随之降价。“猪肉价格不太稳定,菜单上的价格也不敢改,万一明天又涨了呢?”凤台街上一家饭店的老板王力辉对记者说,肉价降低从批发到零售再到饭店,有个过程。记者采访多家饭店发现,很多店主都在观望,现在肉价也不算低,调价的事还得再等一等。

畜牧部门打出“组合拳”全市生猪产业“回暖”
记者从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了解到,截至2019年三季度,全市生猪存栏79.46万头、出栏92.12万头。虽然全市生猪存栏同比去年下降幅度较大,但今年三季度生猪存栏环比二季度提高7.65万头,增长10.65%;能繁母猪存栏8.4万头,环比二季度增加0.92万头,增长12.2%,表明全市生猪产能已有所恢复。
为有效保护我市生猪基础产能,保护养猪场户基本利益,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多次进企业、进一线,及时调研并制定一系列举措,采取有效措施阻止产业继续下降,有力促进我市生猪产业逐步实现恢复性增长。
在今年2月份,我市在全省首家出台能繁母猪临时饲养补贴政策,市县两级共发放补助资金1731.16万元。严格落实了省级能繁母猪临时补贴429.51万元、省级新增能繁母猪补贴54万元,有效保护了全市生猪基础产能,有力缓解了生猪产业整体下滑。此外,积极协调财政、银保监及保险公司开展能繁母猪和育肥猪保险工作,截至三季度累计完成承保能繁母猪7.8万头、育肥猪83.9万头,不仅充分发挥了国家能繁母猪保险和育肥猪保险政策支持作用,而且有效保护了养猪场户基本利益。
此外,面对错综复杂的生猪生产形势,畜牧部门在今年4月份正式出台了《晋城市进一步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若干办法》。10月9日,畜牧部门以市政府办名义出台了关于进一步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猪六条”。对我市进一步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