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各异,所愿不同。猪业内卷和竞争的压力让各层级人员的心态和行为趋向发生了变化,尤其在饲料、兽药、疫苗等板块的企业。如果我们没有敏感察觉到这些,在前进的路上,是很容易“踩雷”的。笔者运用Deepseek,结合自己思考,偶得本文,权当探讨。
在宏观层面,主要有三点变化:加剧思考“天命”、“位置”和不安全感。
1、内卷加剧了大家对于“天命”的思考。做企业,到底是见好即收,还是坚持梦想和情怀?到底是“养猪”,还是要“养孩子”?尤其是那些在猪业“数量型”阶段赚到了钱但现在还在坚持的企业主,尤其是中小企业主,面对内卷巨大压力,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可能不由自主会思考自己和企业的“天命”。在“质量型”发展这个阶段,自己和自己的企业,到底要干嘛?要不要把“数量型”发展阶段赚到的钱,押在“质量型”发展阶段?什么是天命,对于创业者来说,天命就是你与生俱来的天赋与热情,是你不顾一切想去追寻的人生方向。然而“质量型”与“数量型”发展阶段毕竟不同,下定决心了吗?如果企业主出现了犹豫心态,将很容易被团队感知到,进而影响企业在内卷形势下的士气。
2.促进大家深度思考自己的“位置”。现在猪肉,鸡肉,牛肉,奶,蛋,其实都不缺了,在当前生产水下,整个产业所有产品在“数量”上都不缺了,在“新质生产力”爆发前,“位置”就这么多了。你的屁股坐在什么位置?你还想坐到什么“位置”上?去参加行业展会,可以发现企业的展示,从展示产品方案,到告知别人我是什么一个定位。对于个人来说也是,现在根本已不缺博士硕士本科生和有兽医经验的人,你的生态位是什么?如果一个人还没找到自己的位置,或者不知道自己想要坐上的位置,那么他是很迷惘的。
3.“暴风骤雨”和“温水煮青蛙”。2018-2019年,非洲猪瘟刚来的这一阶段,大家的焦虑是暴风骤雨般的,一两年基本尘埃落定。但目前的内卷的焦虑,是“温水煮青蛙”式的,都以为不一定是自己,但谁都有可能是被时代淘汰的那一个。焦虑=不安全感。在行业普遍存在不安全感心理的情况下,体制内、养殖集团成为更理想的工作,这又加剧了“马太效应”,让人才和资源都集中到大集团大公司,联合体、结盟、“抱大腿”、认祖归宗、抱团和斜杠会都成为常见行为。
在微观层面,对应也有三点变化:攘外先安内、动摇派和用人新思路。
1.内卷让投资人和高管的路线博弈显性化,要防止“堡垒先从内部被攻破”。低速增长把企业问题暴露和放大,未来三年,最容易上演股东不和、高层出走、优化裁员等一幕幕大戏。在短期生存与长期发展之间的平衡,在战略投资和短期获利之间的思想协调,走怎样的路线,资源配置的方式,成为高层必须面对的争论。而且这种争论不会因为一次会议就一劳永逸,而是会随着形势的变化,翻来覆去,直到掌舵人重新获得绝对优势的威信,让大家重新信服他能带出这个内卷危机。这个过程,企业掌舵人的领导艺术变得无比重要。他的一举一动,被企业内外无数眼睛盯着。他的孤独感更重,他希望与高管的“铁三角”稳固,需要有能理解他的“左右手”执行到底,但也希望引入鲶鱼,激活旧系统迸发新活力。这一轮内卷,将会教懂中小企业主对于股权结构和选人用人搭班子的重要性。
2、当安全感降低时,中层管理人才进入博弈新阶段。很多企业会不自觉地构建"核心员工+灵活用工"二元结构。对于关键技术岗位签署竞业禁止协议,留住核心员工并启动管理层"压力测试",模拟困难时期的决策能力和应对能力,传统的“团建建设”升级为“组织韧性建设”。但中层管理者也会自我评估,是否属于核心员工,并根据这种评估,做出相应的对策。总的来说,面对内卷和媒体渲染的失业潮,当安全感降低时,中层管理者的动摇派增多,甚至可能“多方押宝”,准备后路。这将影响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可能更倾向于维持现状,避免冒险,导致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也可能会出现执行焦虑与过度管理。作为高层战略与基层执行的“夹心层”,在高压下,他们需将业绩目标分解为具体任务,导致“形式化执行”(如过度关注报表美化而非实际效果),会议、汇报、流程审批等管理动作激增,挤占实际业务时间了,通过“过度留痕”(如频繁提交报告、数据)证明自身价值,加剧内耗。
3、内卷时代,基层和新招人员也可能进入精准招聘。劳动密集型已过时,企业用人思路更追求高效和搭班子组合,用人趋向“才”+“势”+“时”+“位”,而不仅仅是用“才”。
当今养猪业的人才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与二十多年前千禧年那时的人才环境是很不一样的,新人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草根,即素人,无任何背景;第二类是与二代们,60后的小孩,官二代、老板二代、高管二代等开始陆续登上舞台,他们的父辈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强大人脉,如果他们从事养猪业,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第三类是名师门生,教授们的学生。早期的学生有些已创业有成,有些已在各大集团企业成为高管,后期的毕业生们能得到同门的扶持;第四类是已经拥有一定社会经验和资源的但未修成正果未找到“位置”的中青年人。这四类人,怎么与原有团队搭班子,可能会成为内卷时代新招人的主思路,这样才能有更高的“人效”。
当然,新变化有很多,篇幅有限。但总的来说,就是行业普遍的不安全感、侧重追求短期效益、躲避风险、极致的低成本和高效意识,其本质是“数量型”发展向“质量型”发展,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跃迁的阵痛期。不久的将来,掌握数据资产化和生物技术突破能力的企业,将重构产业价值分配格局,那时就会进入新阶段的行业心理和行为模式。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