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观点 > 内容

玉米为啥持续上涨?能涨多久、能涨多高?

新农观 2025-02-19

阅读()

年后玉米的行情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年后玉米上涨,而且是劲头不小,虽然说山东玉米出现了震荡,但是大跌的几率很小,而东北呢,则是一直坚挺。

年后玉米的行情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

 

年后玉米上涨,而且是劲头不小,虽然说山东玉米出现了震荡,但是大跌的几率很小,而东北呢,则是一直坚挺。

 

对于玉米的上涨市场其实争议很多,虽然说现在市场普遍都看涨玉米,但是对于玉米能涨多高一直说不清。

 

玉米

 

俗话说,未知生,焉知死?

 

说不清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不知道玉米为啥持续上涨,或者说究竟是什么支撑了玉米的上涨,所以也就搞不清玉米能涨多久、能涨多高。

 

所以,今天就抽丝剥茧,来说一说玉米到底为啥持续上涨?

 

市场一直说,玉米的上涨是情绪性看涨,这话没错,但是这个情绪也不是空穴来风的,它也是有根据的。

 

根据什么呢?

 

第一个当然就是政策。

 

年后政策十分给力,玉米增储遍地开花,当然主要还是在东北,但政策是风向标,虽然说政策不是为了提振玉米行情,但是对市场情绪的提振是不容忽视的。

 

第二个则是现实因素。

 

玉米能靠情绪涨几天,但是持续上涨不能光靠情绪,必然得有现实支撑因素。

 

那么是什么支撑了玉米呢?

 

一是售粮进度偏快,供应压力减轻。

 

今年玉米售粮进度偏快,截至2月中旬左右,全国玉米的售粮进度就已经达到了6成,而去年同期约为56%。

 

其中华北约为58%,而东北约为59%,均快于去年同期。

 

售粮进度偏快,意味着年后玉米的供应压力就有所减轻,换句话说,也就是年后基层玉米没那么多了,对市场的冲击也就小了。

 

这是支撑玉米上涨的一个基础因素。

 

二是玉米需求理论上升。

 

我们都知道玉米需求主要是两方面,深加工和饲用需求。

 

深加工表现一直不错,在较好的利润下开机率有所提升,导致企业库存快速消耗,于是年后存在补库需求。

 

而饲料需求理论看涨主要有两个因素,一个是玉米价格回落以后,性价比提升,饲料配比中玉米的占比反而有所增加,这也相当于变相增加了玉米的需求。

 

另一个则是基于生猪产能的变化。

 

当前的生猪存栏是去年4月份能繁母猪的存栏决定的,而从去年4月份开始,随着猪价逐渐扭转,能繁母猪存栏一直到12月份之前都是呈增长趋势。

 

那么这也就意味着,从当前开始一直到9月份之前,生猪存栏就是呈增加趋势的。

 

猪多了,自然对饲料需求也就增加了。

 

再加上玉米性价比回归,所以需求增长,支撑了玉米价格。

 

三是进口下降,以及价格优势丧失。

 

虽然我国玉米进口连续几年超过配额,但是从去年以及国内整体供需大环境来看,对进口玉米的需求呈明显下降趋势。

 

去年我国共进口玉米1364万吨,同比下降了近50%。

 

而另一方面,全球玉米市场风波不断,近期国际玉米连连上涨,使得进口玉米理论到港成本也不断攀升,基本已不具备价格优势。

 

这使得南方外贸玉米库存降低,而迫使南方企业对国产玉米的需求提升。

 

所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预期下,年后的玉米就出现了持续上涨。

 

但前面说的是动力,玉米当然也有压力,而也正是压力决定着玉米的涨幅。

 

第一个压力,玉米的卖压仍存。

 

前面说过,售粮进度偏快,使得年后玉米的卖压有所减轻,但是减轻归减轻,并不等于没有。

 

随着后续气温回升不排除玉米仍有一波季节性的上量压力。

 

第二个压力,需求限高。

 

深加工和饲料企业理论需求增加,为什么说是理论需求呢?

 

就是因为往往理论和现实有差距。

 

比如,虽然深加工在利润主导下开机率走高,对玉米需求增高,但是也要看到,玉米淀粉库存高企,而随着玉米价格上涨,利润不断缩小,所以后续深加工的实际补库力度有多大则有待于观察。

 

再比如饲料方面虽然理论上对玉米需求增加,但生猪价格回落,养殖利润明显缩小,成本控制成为养殖业的重点工作,所以饲料需求即使有所增长,但难有大幅提升。

 

第三个压力,港口库存高企。

 

无论是北港还是南港,库存压力均不低,这意味着渠道库存有一定积累,这也将对玉米的需求起到缓冲作用,使玉米需求对行情的拉涨降低。

 

第四个压力,替代已蠢蠢欲动。

 

进口玉米的威胁虽然已经减小,但国内玉米市场从来都不受进口玉米的威胁,并不起决定作用。

 

而随着玉米的不断上涨,与替代谷物的价差正在缩小,而一旦价差缩小到替代范围以内,那么替代谷物就会挤占玉米的需求市场。

 

所以这么来看,玉米上涨的路径是非常清晰的,但同样限制也是非常清晰的,那么玉米就会在支撑与限制之间来回震荡。

 

至少当前玉米并不具备大涨的条件,甚至还要谨防突然性的回调。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