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观点 > 内容

玉米涨势再起,什么信号?先别高兴太早

新农观 2023-07-21

阅读()

最近的玉米可谓是多方助力,涨势再起,再度令市场振奋。不过,还是那句话,先别高兴太早。从涨势上来看,虽然玉米涨势确实挺猛的,山东地区调价的范围也越来越大。

最近的玉米可谓是多方助力,涨势再起,再度令市场振奋。

 

不过,还是那句话,先别高兴太早。

 

玉米

 

首先,从涨势上来看,虽然玉米涨势确实挺猛的,山东地区调价的范围也越来越大,但是也要注意到两件事:

 

一是相比起前一轮,快速冲上1.5元/斤后仍然势头不减,这一轮的上涨就明显要弱很多了,再次冲高是有压力的。

 

二是上一轮是山东、东北齐上涨,但这回山东涨得猛,但东北却一直在落价。

 

这说明什么呢?

 

粮价区域分化,其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

 

山东这次不断提价,主要有两个原因支撑:

 

一个是天气。

 

没错,今年粮食领域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天气,无论是小麦还是即将进入收获期的玉米,天气都成为头号重要影响因素,甚至可能是决定性的因素。

 

而近日根据气象预报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又迎来了一轮大面积降水过程,其中就涉及东北、华北及黄淮地区。

 

这将造成山东玉米上量进一步受限,而东北也由于降雨使得粮源入关难度增加,于是山东上量进一步减少,不断刺激价格走高。而东北则相对稳定。

 

另一个就是受国际玉米行情的影响。

 

自从俄罗斯宣布停止执行黑海协议以后,引发了国际市场的一番动荡,虽然玉米、小麦也都各有涨停,但是相比去年那种飙升的大行情,是有很大差距的。

 

所以,我们依然认为,黑海协议的影响已大不如前,并且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也正在趋弱。

 

不过叠加当前玉米正值青黄不接,又上量不佳,这时再加上国际行情的传导,也支撑了玉米的涨势。

 

不过,显然玉米涨得有点猛了,中储粮近期的动作比较大。

 

比如,从上周开始,投放数量就开始增加,到这周投放数量更多,这也是一个明显要给玉米降温的信号。

 

玉米

 

那么,在这波上涨和降温的操作下,玉米又会如何演绎呢?

 

一个判断是玉米的涨势基本快到顶了。

 

虽然当前玉米青黄不接,但是调控这张牌已经打出来了,并且市场也很清楚底牌,即除了加大投放,还有定向稻谷拍卖,以及其他进口替代谷物等,都是给玉米降温的速效药。

 

另一方面,市场消费也难支撑玉米走高。

 

比如猪价还在磨底,并且何时能扭亏为盈现在市场也越来越模糊,这使得饲料企业采购原料时变得十分谨慎。

 

而同时玉米的替代压力也比较大,比如小麦近期震荡回调,价格优势明显,且小麦走跌后,对玉米的涨势也有所拖拽。

 

此外,巴西玉米收获不断推进,意味着其出口也将不断增加。市场预计,八九月份将成为巴西玉米到港的高峰期。这对于国内玉米行情来说,也是一个重要压力。

 

第二个判断是玉米要大跌也难。

 

虽然利空重重,但是玉米要大跌也不容易。除了所谓的青黄不接以外,另一个关键性因素仍然是天气。

 

最近随着降雨增多,玉米的天气炒作开始抬头,或者说这也并不全是炒作,因为比如近期东北地区降雨量持续增长,部分河流甚至已经预警,如果后期低温降雨的天气一直持续,那可能就会对新季玉米的长势产生影响。

 

而一旦东北产区出现质量分化,势必会掀起玉米市场的风浪。

 

所以至少在新季玉米稳定收获之前,在天气炒作的持续影响下,玉米也很难大跌。

 

第三个判断则是今年的玉米博弈小不了。

 

小麦就是例子,在小麦没收获前,市场就一直传闻着减产的消息,直到麦收时遭遇降雨后,市场平衡被彻底打破。

 

而当前的玉米市场就犹如收获前的小麦,甚至叠加国际市场等影响还要更复杂。

 

而玉米又是我国第一大作物,再叠加种植成本、贸易成本等多方因素重叠影响,今年玉米市场的博弈又将是一场硬仗。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