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观点 > 内容

玉米价刚涨又跌!这是咋回事?明天玉米价格还会上涨吗?

新农观 2022-10-26

阅读()

自玉米“高开”以来,行情一直不稳定。虽然东北、华北、山东均走出了“高开”的局面,但是随后东北就开始出现回调,再次成为了价格洼地。

自玉米“高开”以来,行情一直不稳定。虽然东北、华北、山东均走出了“高开”的局面,但是随后东北就开始出现回调,再次成为了价格洼地。

 

但是从上周末开始,东北玉米止跌回涨,也意味着,东北、山东、华北等均全面上涨,这样的走势也是很多种粮人想看到的。

 

但是东北玉米仅仅上涨了三四天,近日,玉米行情突变,随着山东地区到货车量的增加,部分企业纷纷开始下调报价,得,玉米又跌了。

 

玉米

 

山东价格回调,也基本在预期内,因为还是一贯地“看车下菜碟”,车少提价,车多降价,这发生过太多回了,市场也早疲了。

 

但是就这么个涨不涨、跌不跌的走势,也令市场有点着急,玉米这轮涨势会结束吗?

 

01 玉米上涨,内外兼“推”

 

本轮玉米上涨主要是受内外两股动力推动的。

 

国内方面,东北玉米上市一再延后,越延后市场看涨的情绪也就越高,认为即便今年不减产质量可能也会参差不齐。

 

另一方面,进口玉米成本走高,小麦也退出替代,玉米的竞争对手纷纷拉胯,从而使得国内玉米获得了较强支撑。

 

而需求方面,猪价不断冲高,多省涨破29元/公斤大关,有的甚至直向30元/公斤逼近,带动着压栏及二次育肥情绪高涨,饲料需求自然也大增。而深加工近期也表现出了难得的利好,开工率不断提高,共同助力玉米需求。

 

国内市场本就已经跃跃欲试,而国际市场则更添助力。

 

乌克兰受冲突影响,玉米产量及出口均大幅下降;而美国受密西西比河水位下降影响,玉米运输及出口成本上涨;再加上近期俄罗斯又表态,可能会改变即将到期的黑海港口粮食出口协议……这一系列事件都使得国际玉米市场越发紧张,玉米外盘表现也十分强劲。

 

正是在这样内外“协作”下,国内玉米看涨情绪上扬,价格上涨。

 

02 玉米“压力重重”

 

虽然利好因素不断,但是至少短期来看,玉米上涨是存在压力的。

 

“压”从何来呢?

 

当前玉米上涨主要受两个方面支撑:一个是情绪,一个是惜售情绪上涨导致的市场粮源流通受限。

 

情绪是主观的事,能影响阶段性的市场节奏,但是并不能改变客观供需,而且情绪往往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所以也并不持久。

 

另一方面,粮源流通受限也只是阶段性事件。

 

今年种植成本高,农民惜售情绪浓,再加上吉林等地鼓励玉米上蒌子,所以新玉米流通不多,主要还是陈玉米撑场子。但是新玉米也不可能一直不动,早晚要流通起来,所以这就是一个博弈的格局。博弈格局下,要大涨或大跌都是不太容易的。

 

第三,别看现在猪价涨得欢,小心后续“拉清单”。当然,这个“清单”在春节前可能表现不出来,但是在春节后,一旦进入消费淡季,养殖户情绪也会跟着马上松动,年前压栏的这些猪大概率未必能在年前全部消化完,那么到了年后,很可能猪价迎来下跌。猪价一跌,饲料需求也会跟着回落,玉米也会跟着承压。

 

03 行情“大稳小变”

 

虽然玉米行情再次发生了变化,但是总体来看,仍然是“大稳小变”,这也将成为接下来一段时期内玉米的主要走势特点。

 

“稳”指的是在政策的大方针下,玉米价格大涨或大落的几率较低。

 

尤其当前秋收完后,农民正忙着冬播,玉米还未大量上市,短期内市场波动也不会太大。而东北玉米因为价格不顺,外运较难,而本地又难以消化这么庞大的量,所以玉米上蒌子后,压力也会变小,价格也趋稳。

 

一堆玉米

 

而“变”则是指在大稳的前提下,玉米小幅震荡将成为常态。

 

一方面,下游有阶段性的补库需求,会扰动市场价格波动;另一方面,国际玉米市场不断变化,影响因素倍增,也对国内情绪产生影响。因此,短期内玉米仍将维持这种震荡格局。

 

但这并不意味着玉米就没有冲高的希望了,只不过需要等待契机,那么玉米在等什么呢?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