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观点 > 内容

近七成养户黯然退市,大企业越来越大的时代,中小散户又该何去何从?

农信互联 2022-09-30

阅读()

临近国庆,国内猪价开启疯狂“涨价潮”。不到一月时间,国家接连放储,动作频频,原因为何?尤其是在需求持续偏弱,终端消费不景气的情况下。是临近国庆猪肉市场供不应求?还是养殖户存栏控价造成市场缺猪?还是有别的因素?

临近国庆,国内猪价开启疯狂“涨价潮”。不到一月时间,国家接连放储,动作频频,原因为何?尤其是在需求持续偏弱,终端消费不景气的情况下。是临近国庆猪肉市场供不应求?还是养殖户存栏控价造成市场缺猪?还是有别的因素?

 

猪肉价格进入过度上涨“二级预警”

 

据国家发改委消息,9月19~23日当周,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零售价格周均价比去年同期上涨30%,进入《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确定的过度上涨二级预警区间。发改委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结合市场形势继续投放中央猪肉储备,必要时进一步加大投放力度,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

 

猪肉

 

农业农村部也于近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四季度生猪稳产保供工作,强调要加强生猪生产形势研判,要求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确保四季度特别是重大节假日期间猪肉平稳供应。

 

与此同时,猪企巨头,如牧原股份、温氏股份、京基智农、双胞胎等,也接连在相关渠道发布在国庆节前加大生猪出栏量通知。

 

国家频频出手调控,猪价仍日复新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猪肉价格环比上涨2.9%;7月同比上涨20.2%,环比猛涨25.6%;8月同比上涨22.4%,环比上涨0.4%。市场真的缺猪?

 

中小养殖场补栏十分谨慎

 

近段时间以来,生猪市场的局势可谓是瞬息万变,前有储备肉投放,后有豆粕再度冲上5000元,养殖户是双向承压,好在猪价一直坚挺,不过这也导致养殖户在补栏方面一直十分谨慎,不敢再轻易扩张。

 

生猪

 

而阶段性支撑市场“缺猪”的根源,一方面是散户猪场主动出栏积极性减弱。市场上缺少大猪、肥猪,导致大肥猪的价格高于标猪。从时间段上来看,马上就要迎来国庆节,节后又将连接猪肉消费旺季,届时猪价行情有望再上一个台阶,养殖户的利润还将继续增加。

 

另一方面,普通养殖户标猪继续育肥的积极性较高,适重猪源出栏明显减量,市场压栏等价情绪较高。据一线养殖户透露,相比于补栏仔猪反而补栏中大猪的比较多。按照目前的猪价行情,二次育肥的盈利可以达到500元以上,并且二次育肥周期短,回报率快,对上半年亏损而急需补充现金流的猪场来说,二次育肥的诱惑力确实不小。

 

此外,由于官方此前二次约谈了国内重点集团猪企,因此,规模猪企出栏较为积极,但是,由于规模猪企产能中秋前集中出栏,节后出栏有一定控量的表现,而受二次育肥现象增多,集团化猪企线上竞价积极性高涨,猪企溢价出栏现象增多,而屠宰场到厂猪源不足,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缺猪”的表现!

 

近七成养户黯然退市

 

2006年以来,我国养猪业已经经历了4轮猪周期。每轮猪周期都会倒下一波家庭猪场,更何况面临超级猪周期叠加非瘟风险,不少家庭猪场亏得血本无归。

 

图片

 

从2020年到2022年上半年,最快且波动幅度最大的猪周期到来,生猪价格一度超过35元每公斤,猪粮比价超过10∶1。但价格高峰并没有带来小散户的复苏,反而是高位的猪仔价格,仍在不断地劝退小散户。

 

猪价低迷,饲料成本疯狂上涨,养殖户赔钱,更小的养殖户,尤其是那些只养几头、几十头的村民和散户,越来越多地退出了养殖市场。据一线养殖户透露,2022年下半年至今,养猪大省河南、山东等地的中小型养猪散户已退出70%。而广东省非洲猪瘟前后,散养户也从52万家已锐减到15万家。

 

在大企业越来越大的时代,中小散户又该何去何从?

 

个性化、特色化的养殖道路非常适合中小散户,比如养殖优质的地方猪品种,近年来,传统的地方品种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这些地方品种,本身也适合小规模地养殖。对小户、农户来说,通过养殖特色化的地方猪品种,在提升养殖附加值的同时,能探索出一种有效的地方猪品种开发利用方式。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