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力士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专栏 > 观点 > 内容

散养户和养殖场谁更有优势?面对猪价利好行情散养户合作方式须改变

谋易智造 2019-08-27

阅读()

预测下半年猪价将持续上涨,国务院明确指出政策上支持养猪···面对猪价利好的行情,散养户和养殖场谁更有优势?
  本文所指的“散小”是散养户和小规模猪场。
  
  今天猪界最引人注目的消息是《非瘟可防可控:哈兽研大北农打赢全面复养第一战》(此文后来被主动删除)。再早一点的消息是位于江苏连云港的连成牧业复养成功。辽宁北镇的大北农,江苏连云港的连成都是早期中招的非瘟场,当时都引起了行业广泛的关注。如今,它们复养成功的消息被广为关注自然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前几天,国务院开会了,总理作出了重要指示,而且出台了“国五条”。应该说,现在的“好消息”不断:
  
  1、大企业复养成功的消息;
  
  2、疫苗取得重大进展的消息;
  
  3、国务院出台了“国五条”从政策上鼓励养猪;
  
  4、猪价高涨,暴利机会来临。
  
  应该说,形势现在看起来“很不错”。从大企业(如:新希望、正邦、大北农、双胞胎)的大动作上可以感受得到。显然,这些企业信心满满,也许它们觉得已经基本掌握了对付非瘟的方法。当然,也可以包括对疫苗上市的预期。

规模化养猪场
 
  规模养猪场与小散养猪场,谁更有优势?
  
  在非瘟疫情的压力下,大规模和小散相比,谁更有优势?
  
  我有五个养殖户群,经常可以看到有人嘲笑“我们周边的大场也都死光了”。的确,在非瘟袭来的时候,很多地方就像洪水漫过,一片狼藉。看不出规模场比散小更有优势。
  
  也有的养殖户说:“散小更有责任心,更灵活,未来更有优势。”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要写下此文?就是有意给小散朋友们分析一下,两者究竟哪里不同?
  
  1、规模场(集团企业)更容易获得实战专家的支持
  
  这里讲的专家,不是那些只会空谈的所谓专家。
  
  从大北农北镇猪场成功复养的报导中我们看到:“在非瘟爆发后,哈兽研与大北农签订了“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建立与推广”的合作协议,哈兽研猪烈性传染病创新团队成员更是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在大北农集团下属疫病猪场驻扎调研、深入研究,以对病毒的科学认知为指导,以实践生产为依托,与大北农技术团队共同梳理、制定出了此手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北镇大北农复养成功,离不开仇华吉专家团队的支持。
  
  2、规模场有资本错N次
  
  对于一些实力强的集团企业来说,由于资本雄厚,虽然刚开始面对非瘟的时候一样束手无策,但仍然有实力不断进行尝试,很容易通过不断地实践来提升自己地防控能力。
  
  据我所知,某上市公司在自己的一个猪场先后进行了四次复养。对于,很多散小养殖户来说,损失是不可承受之重。最近有养殖户复养失败,耗尽了最后的弹药。
  
  3、规模场善于总结
  
  应该说,刚开始大家是同一起跑线,但几个月后差异开始显现。就群友的发言来看,很多人甚至至今不知道正确的消毒方法、正确的切断手段。而部分规模场中招后马上开始进行资料搜集,宁愿过度防控,也不敢掉以轻心。
  
  河北一位老总跟我说,非瘟在中国出现以后,他们马上搜集资料、邀请专家,编写自己的防控系统,不断地总结经验,现在打印出来的资料就有1米多高。显然,很多散小养殖户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还只能在道听途说的消息中自己进行甄别,然后总结一些经验,但很难做到体系化,总是有很多的漏洞,至今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中招的。
  
  那些手里有钱,有很多专业人士、能请到实战专家交流的规模场已经初步把握了防控的规律,掌握了一定的防控手段,筛选、自制一些有效的药品,初步具备复养的条件和能力。甚至,它们能最先拿到中试疫苗,最先抢占到疫苗带来的先机。而很多散小只能期盼疫苗早日“上市”。
  
  当然,并非所有的规模场都这样,只是一部分具有集团背景的规模场。更多的规模场在疫情的洗劫下损失惨重、无力复养,只能出租或与有实力的集团企业合作。
  
  小散养猪场要不要养?
  
  养猪这个行业很残酷:
  
  1、“大丰收”的时候都不赚钱;
  
  2、前面损失越大,后面猪价越高;
  
  3、活下来的人可以赚到倒下猪场的损失。
  
  的确,很多猪场倒下了,再也没有复养的本钱,这很令人遗憾。这无关大小,拼得是实力。对于过去的一年多来说,整个行业都在承受着痛苦,但一直沉浸在痛苦中并不能改变现状。关键是能否抓住未两到三年的红利。争取做到“在哪里失去的,就在哪里找回来。”所以,散小是一定要养的,只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抓红利的问题。

散小猪场
 
  散小怎么养?
  
  很显然,未来最赚钱的,一定是自己养的。只要能养活,就能赚到最多的利润。
  
  但几乎所有的养殖户都无法回避下面这几个问题:
  
  1、能不能养得活的问题-能力;
  
  2、有没有钱继续养的问题-资金;
  
  3、从从哪买到猪的问题-种子(母猪和仔猪)。
  
  我认为,如果自己养得活,手里还有钱,还是要自己养。密度低一点,在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力上多投入一点,待(安全的)疫苗出来后,把大多数资源投进去,用一年的时间赚回三年的钱。
  
  不过,这种猪场自己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在非瘟面前,你今天还活着,靠的是运气还是能力?要知道,运气不会一直有。
  
  小散有时候搜集较系统的资料有点不容易,但对于较大的饲料厂来说则不是问题,完全可以找他们要。如果他们没有,说明他们对非瘟不够重视,也没有积极的想办法。
  
  如果有能力有圈舍但缺钱,钱从哪里来?
  
  这个时候,借给你钱是风险,风险和收益要成正比才可以。除了给利息,还要给分红,否则,风险大于利益是拿不到钱的。
  
  从哪里搞“种子”?
  
  现在,仔猪的价格虽高,但很多有仔猪的网友反映不好卖。为什么不好卖?
  
  大致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风险太大,大家不敢买。
  
  另外一个原因是你是小场,数量少,大猪场不会从你那里买仔猪。
  
  现在因为疫苗没出来,还能买到猪,估计疫苗一出来,大家觉得安全了,可能就真的是一猪难求了。明年的母猪、仔猪价,可以说是“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如果有能力养活,又找到钱了,现在该出手了。
  
  自己养不活,手里又没钱的咋办?
  
  那就给别人养吧,别人赚大钱,自己赚小钱。赚什么钱?赚出租猪舍和人工钱。虽然这样有点惋惜,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合作方式将产生巨变
  
  过去卖饲料的方式很简单,要么是卖性价比,要么是卖服务。但这次非瘟的后半场可不是这样了。猪场最缺的是饲料吗?当然不是,现在产能最过剩的就是饲料了。
  
  未来最缺的是:
  
  1、帮助猪场成功复养的能力;
  
  2、钱;
  
  3、种(母猪和仔猪)
  
  一个饲料厂能满足客户这三种刚需才有机会。据我的判断:未来的合作方式不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基于对方需求,能够实现能力和资源互补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共同创造价值、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分享利益的模式。
  
  今天,很多还有资本继续养下去的养殖户在等什么?
  
  一套系统的、简单的、适合散小的复养系统和相关的配套。能迅速具备这种能力、实力并能够模式化合作的,将获利丰厚。
  
  未来数年,将是各种形式合作养殖为主流的时代,单一靠卖饲料?一定会被边缘化了。直到非瘟不再是威胁,而养猪场也恢复了元气。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