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就像打碎的陶瓷,给我们眼前一亮,脸色瞬间大变,市场再次跌入沉寂。养殖户们悲切地捧起那碎成一地的梦想,看着它落满了尘土。就在腌腊人们飘香的时候,猪价却无奈地泡在低温下,好像冬天的生猪仍育肥在中等收入的泥潭中。生活啊,你为什么总爱捉弄我们这些养殖户呢?到底我们为什么挥汗如雨却只换来微薄的回报?已经到了2023年年底,可养殖户们的心里仍冷冽如冬,整整11个月的血本无归,这个曾经无法触碰的下跌猪周期,为什么就望不见头呢?
当我们走进12月,冬日的阳光开始变得稀薄,国家仁心用收储这个大善举暂时让猪价上涨,甚至一些规模猪企也跟着热情四溢,屠宰场的开工率也瞬间打破常规,达到了“旺季”高位。而现在我们坐在这里,却发现这只是春梦一场,由于屠宰企业加大运营,一边储备腌腊旺季的商品,一边低价囤积。这样的配合下,屠宰数量短暂提高,但却无法解决猪肉市场消费的实质性问题。
吹过了春天的风里,即使人们怀揣期待的春节已然来到二月份,可南方地区的天侘明依旧,气温逐渐下降,也让我们的心情跟着凉下来。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需求和温度都要低于10℃的腌腊行业来说,猪肉腌制后的储存条件,很容易出现变质现象,这直接影响了腌腊的销售旺季,掐断了猪价上涨的希望。
生猪供应这个“大头”,也折磨着我们。起初,国内规模猪企出栏计划偏少,但是由于南北地区多地猪场疫病风险增高,养殖户压栏心态谨慎,二次育肥的出栏也有所增加,这也缓解了猪企出栏缩量的压力。现阶段,北方地区,屠宰场的上猪节奏明显加快,生猪供应明显充足,很多屠宰场的停收时间提前,但是由于需求无法跟上,屠宰企业的亏损压力转大,很多企业都想找个借口压低猪价,这样的情况让猪价震荡下跌!
据机构数据预测,也就是12月3日,猪价预计将窄幅下调0.03元/斤,拉平价格到7.23元/斤。这显示出猪价呈现出波动下跌的走势。全国猪价的情况“千差万别”,北方“一片绿”,好似满眼春色。东北、华北以及西北地区,猪价普遍下跌,华东以及华中地区,多地猪价冲高后又回落,而华南以及西南、华中局地则报价有小幅补涨的局面!
由于猪价在旺季未旺的尴尬境地,短期1~3天内,猪价可能偏弱运行。而且,规模猪企的出栏计划陆续增多,猪价可能会有明显下跌压力。尽管年末即将来临,南方地方的腌腊市场在望,猪肉市场对降价有一定抵触情绪,但预计,猪价下跌空间相对有限。随着南方地区气温走低,消费需求改善,进入12月中旬后,猪价可能会有明显上涨的预期。
夜深人静的时候,把沉重的膝盖放在草席上感叹人生无常。猪价的大跌,既带给我们痛苦,也让我们反思。我们在商业漩涡里挣扎,有笑有泪,这就是生活的真实写照。但我们要相信,只要我们跟随心声勇往直前,日出和日落总会带来岁月的宽容和慈悲。让我们期待冬天的猪价能迎来春天的解冻,石破天惊,带来翻天覆地的亮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