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精旺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情 > 分析 > 内容

山东、东北双双下跌,国内玉米迎来新一轮的大调整?

新农观 2023-09-27

阅读()

玉米跌了。每年玉米新陈交接的时候,多半都会下跌,但是和之前的预期相比,玉米的风向有所转变,所以也令市场紧张起来。

玉米跌了。

 

每年玉米新陈交接的时候,多半都会下跌,但是和之前的预期相比,玉米的风向有所转变,所以也令市场紧张起来。

 

尤其是山东玉米持续下跌后,拉拽着价格重心下移,价格开始向去年靠拢,之前市场看稳的“高开”似乎也要转变风向了。

 

虽然近期山东情况有所缓和,但是大家都知道,缓和的原因主要是天气影响了上量,一旦雨过天晴,上量增加,山东再次走跌是大概率事件。

 

而就在山东还飘忽不定的时候,东北也下跌了。山东、东北双双下跌,这也标志着国内玉米迎来了新一轮的大调整。

 

一是玉米价格区间面临重筑。

 

在新玉米上市之前,玉米虽然也徘徊震荡,但总体是在一定的区间范围之内的,但随着春玉米陆续上市,新陈玉米开始逐渐接轨,玉米价格重心开始下移,玉米的价格区间面临重筑。

 

而从目前趋势来看,玉米价格区间有收窄的趋势。

 

玉米

 

一方面是今年玉米丰产质优的信号越来越明显,玉米供应增加;另一方面,玉米替代谷物层出不穷,且十分充足,芽麦、小麦、定向稻谷等都在跃跃欲试;三是进口玉米成本不断走低,且进口量预计超过预期,这意味着玉米供应充足,需求缺口缩窄,或导致玉米上行动力有限,上行空间不足。

 

但是在成本及庞大的生猪存栏的刚性需求下,玉米的底也是很牢固的,尤其是小麦玉米倒挂结束后,饲料企业对玉米的需求开始回归,也成为玉米的底气。

 

二是市场心态以及情绪面临重新调整。

 

之前玉米市场可以说看涨看跌的都有,尤其是在东北经历了两场台风暴雨后,看涨情绪明显上升。

 

但是随着玉米收获在即,丰产信号不断释放,以及国际行情走弱,以及山东华北连续两轮杀跌以后,市场对于玉米的情绪也发生了变化,看跌之情正在上升。

 

但新农观认为,虽然说玉米丰产信号强,但是也没有到过剩的地步,玉米缺口仍存,再加上东北玉米上市或有一定延迟,且区域之间也呈错峰之势,所以玉米集中供应的压力或有所减轻。

 

当前玉米价格上蹿下跳,主要是大家都在观望,情绪并不稳定。

 

玉米

 

三是玉米与小麦关系重新调整。

 

上半年小麦的三次大跌,使得小麦价格跌到了玉米之下,而这时与玉米的关联性开始走弱,但是随着小麦持续上涨,结束倒挂以后,玉米和小麦的关联性开始走强。

 

这意味着,小麦价格波动将直接影响玉米。

 

那么,随着新玉米开始全面调整,今年的行情会如何呢?

 

有3个判断:

 

一是玉米“高开”预期仍然未变。

 

虽然说玉米的价格重心正在下移,且市场对于玉米“高开”的预期正在走弱,但在新农观看来,玉米虽然近期波动较快,但整体“高开”的预期仍然可期。

 

因为玉米供应虽然增加,但需求仍存,且玉米与大豆面临长期争地问题,鉴于玉米这两年在全球市场中的重要作用,玉米大跌的几率很小。

 

二是玉米能否“高走”成谜。

 

当前最困惑的是玉米上市以后,会是什么样的走势,而这个争议就更大了。

 

玉米供应虽然增加,但是错峰上市,再加上持粮主体惜售的话,集中上量的期盼很可能会落空。

 

具体参考前两年就是很好的例子,玉米上市以后市场一直等待着集中上量,但直到第二年新的玉米收获也没有出现,所以再赌集中上量其实已经没有意义。

 

三是行情变化受情绪影响大。

 

今年的玉米供需的变化其实总体是有限的,并没有出现大幅的变动,但市场情绪却变化较大,所以导致玉米行情不断波动。

 

预计新玉米上市以后,情绪将在一段时间里发挥重要作用,玉米价格可能会十分多变,而这是需要警惕的。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