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是严重威胁我国食品安全的重要方面。据相关统计,“全球抗生素多数应用于食源动物上,致使细菌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问题日益突出。”相关专家预测:如果不能有效遏制细菌耐药性的发展,超级细菌在几十年后每年可造成约1000 万人丧命,这将超过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
为保障食品安全,倡导科学饲养,合理规范用药,我国已制订《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 2020年)》,此外,农业农村部发布第194公告,明确规定自2020年7月1日起,饲料生产企业停止生产含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中药类除外)的商品饲料。
本文拟从抗生素长期应用的危害,禁抗可能带来的挑战及猪场如何科学面对禁抗三个方面做阐述,旨在增加行业人士对于饲料禁抗影响的认知力度。
一、饲料端长期添加抗生素的危害
1、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普遍存在,增加养殖治疗成本。
2、可引起“超级细菌”的出现,威胁公共卫生安全。
3、增加肉制品抗生素残留,威胁食品安全。
二 、饲料禁抗将对养殖产业产生哪些影响?
2.1 一定时期内生产水平的降低
饲料中一旦没有抗生素的添加,动物在一定时间内对细菌的抵抗能能力降低,增加发病的可能,继而影响养殖场生产水平。
2.2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有所增加
动物出现疾病多发的现象,养殖者首先会考量应用抗生素来防控,因此,饲料中禁抗可导致养殖端治疗用抗生素用量的增加。
2.3 养殖成本有所提升
生产水平的降低、临床治疗用药改变可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另外,为做好相关的防控,养殖场硬件设施的升级、配套的生物安全将提升一定的养殖成本。
2.4 替抗产品需求量增加
为稳定生产性能,养殖场会增加对于替抗相关产品的需求,目前比较成熟的有中药提取物、酸化剂、微生态制剂等。相关企业也将研发和生产更多的替抗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
2.5 饲料无抗后可能会提升饲料成本
饲料企业在生产饲料中可能会选用高品质的蛋白质或改良饲料配方来减少无抗引起的养殖端的压力,这也会提升一定的饲料成本。
总结
为保障食品安全及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临床减抗、饲料端禁抗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养殖行业的人士,我们应当认识到禁抗的必要性,充分了解禁抗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