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精旺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情 > 分析 > 内容

扎心!猪价疯狂大跌的背后,原来有这8种原因,您认同吗?

猪之事 2020-03-23

阅读()

近几日,猪市跌跌不休,变本加厉式的回落,让不少养猪人忐忑不安,难道“高价猪市”已成往事,市场不是“缺猪少肉”,猪价还要维持一段时间的高位。
  近几日,猪市跌跌不休,变本加厉式的回落,让不少养猪人忐忑不安,难道“高价猪市”已成往事,市场不是“缺猪少肉”,猪价还要维持一段时间的高位,怎么突然就下跌数日,幅度还这么大,着实让人难以理解。
  
  首先咱们先明确几点,这个“高价猪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相比以往七八元来说,15元,18元,22元都称得上是高价猪市,而面对18元/斤以上的生猪价格回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因为猪价不降,猪肉更难落。
  
  随着非洲猪瘟的重现,持续下降的猪价,让不少养猪人作了难,心中焦虑逐渐增重,很想更全面的了解下,当前是什么原因,导致猪价疯狂下跌的?猪之事带大家一起来解读,弄明白到底为什么。
  
  一、猪肉进入传统消费淡季
  
  1、当前猪肉逐渐步入“正常的消费淡季”
  
  纵观以往经验可知,每当春节过后,猪肉消费需求是越趋向淡的,到了夏季炎热天气,更是降为一年中的低位,今年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猪价节后出现逆势上涨,而眼下疫情得到较好控制,各行各业逐渐恢复如常,猪肉消费也步入正常的淡季。
  
生猪
 
  2、“高价猪肉”反过来抑制猪肉消费
  
  《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道出了“凡事过犹不及”,就像猪肉价位涨得越高,并不意味着卖得越多,反过来“过高”的猪价,反而会抑制猪肉的消费。
  
  3、疫情影响钱包,本想吃猪肉就给免了
  
  大家为了更好的防控疫情,积极响应号召,居家隔离不外出,在家也是为国做贡献,从第一个十四天,到第二个十四天,有的地方时间更长些,就此各行各业、多多少少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经济下滑,无钱入包,本想买猪肉吃的,想想还是给“免了”。
  
  二、重要猪肉消费端未恢复正常
  
  1、学校没开学
  
  目前,很多学校都没开学,而学校可是猪肉消费量的一个重要渠道。不过多数省份在全方位商榷后,公布了具体的开学日期,本着“分批分期”的原则,14省份(包括港澳台)将在3月底和4月初迎来“开学潮”。
  
  2、餐饮行业多未正常营业
 

餐饮业
  
  眼下餐饮行业虽在逐步恢复营业,但和以往相比仍然相差甚远,对猪肉的采购消费量大幅降低,直接影响到市场整体猪肉的消耗量。
  
  3、企业工厂未完全复工
  
  现在虽说多数企业工厂都已慢慢复工,但还有一部分未实现复工,或者虽说复工了,却未正常运营,间接影响到市场猪肉的消耗量。
  
  三、密集、大批量地投放储备肉
  
  国家为了稳控猪价,不断向市场投放储备肉,来抑制高肉价的继续上涨。据华储网获悉,在这短短三个多月,市场已投放11批次储备肉,总量已达23万吨,直超去年全年的19万吨。
  
   储备粮
  
  这么密集、大批量地投放储备肉,势必会拉低猪价走势。我们都清楚,国家投放储备肉的目的只是为了调控猪肉价格,维护市场秩序,减少高价猪肉对市场的不利影响,只要猪肉恢复到正常水平,储备肉就不会这样投放了。
  
  四、持续增加猪肉进口量
  
  今年的猪肉进口从年初开始,就在加速调入,据海关数据显示,2020年1~2月份,我国猪肉进口量是去年同期的1.6倍,去年前两个月的猪肉进口总量为21万吨左右,那么今年的猪肉进口总量为33.6万吨左右。
  
   进口肉
  
  加大砝码,持续增加猪肉进口量,势必也会影响到猪市行情的上涨,据权威人士了解到,由于当下猪肉价格偏高,后续猪肉进口量,还有再度增长的趋势。
  
  五、短期生猪出栏量增多
  
  在二月份的时候,生猪价格不断攀升高点,但是养殖户非常着急,受疫情的影响,多地实现封村、封路,道路运输受到一定的影响,家里有猪却卖不出去,当时很多人感慨,这才是真正的“有价无市”。
  
  3月12日和13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外调生猪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给一些养殖户带来了心理紧张,小部分人产生了恐慌,少数养殖户为了规避风险,避免损失,加快场里的生猪抛售,造成短期内生猪出栏量增多。
  
  六、屠企趁势压价填充库存
  
  有一个大家都不说的事实,每一次生猪价格涨跌的背后,都少不了屠企的身影。这波猪价的下跌也是如此,因为眼前的猪价,基本同于春节后开始的行情,受疫情的影响,猪价才出现逆势上行,现在国内疫情得到较好控制,各行各业陆续恢复,现在猪价的下跌,仿佛也在回归如初。
  
   生猪
  
  经历了一段高肉价之后,屠企库存的冻肉处理得差不多了,屠企就会借势压低生猪价格,开始增加收猪量,以填充库存,从而赚取高额差价,追求利润更大化。
  
  七、生猪养殖量逐步回升
  
  据农业农村部2020年2月份对400个监测县生猪存栏信息显示,2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1.7%,连续5个月环比增长,基础产能逐步恢复向好,这就说明我国的产能正在逐步恢复,不断恢复的产能就相当于是增加了市场上的猪肉供应量。
  
   生猪
  
  八、可替代猪肉制品充足
  
  由于去年至今的猪肉价格大涨,很多消费者转向可替代猪肉的牛羊肉、鸡肉等,导致牛羊、鸡的养殖量大幅上升,而眼下其他畜禽产品供给量,仍然比较充足,并且价格和以往相比并未咋涨,从替代效应分析,间接导致猪价产生下跌。
  
  综上所述,猪价出现接连回落,对于消费者来说,将很快买到相对便宜的猪肉,这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一个走向。对于养殖户来说,也不必过于担心猪价的回落,因为在生猪产能没有恢复到以往的前提下,生猪价格难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如果下跌过多,也不利于生猪产能的恢复。
  
  当前市场生猪供应量,虽短暂地出现了供大于需,导致了猪价有所回落,但这并不意味着说市场不缺猪肉,只是高价猪肉抑制消费罢了。就目前生猪存栏量来看,市场缺猪仍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只要生猪产能不过剩,猪价就不会出现系统性大跌行情,生猪养殖利润依然可观。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