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Foreword
丹育猪以高产著名于世,但由于猪场建设、饲养管理等诸多方面的挑战,让丹育猪在中国的生产性能未能达到预期,但丹育种猪在中国养猪业的受青睐程度仍越来越高。猪译馆特收集整理了一系列丹育相关资料,目前正在转载由喜肉科技携手英联饲料和华扬种猪联合推出的丹麦养猪研究中心制作的丹育《产房管理手册》,敬请关注。
编者的话 Editor's Note
产房是一个猪场生产的中心,从产奶断奶的母猪的质量会影响到上游配怀母猪的性能,而仔猪的质量也会影响下游保育和育肥的生产指标,因此正确的产房管理是做好整个生产管理的基础。本手册将对产房的各项工作进行详细的讲解,其中很多章节图文并茂可以直接作为SOP使用。
9. “奶妈”母猪
9.1
“奶妈”母猪可以帮助哺育多余的新生仔猪。选择最佳“奶妈”母猪的条件:
1. 第一胎或者第二胎的母猪。
2. 阶梯“奶妈” 母猪应为刚分娩4-8天的母猪。
3. 愿意接纳新的仔猪。
4. 有可供给新仔猪的有效乳头。
5. 母性好,能够照顾好自己仔猪的母猪。
6. 新哺乳的仔猪总数不超过“奶妈”母猪之前哺育 的仔猪数。
7. 确保仔猪已获得足够的初乳并且生长发育良好。
8. 如果是小产房的生产方式,可以将“奶妈”母猪转 到新仔猪群中去。
7.2
以下情况是不合格的“奶妈”母猪:
1. 老母猪。
2. 在将新生仔猪转入前,母猪已经泌乳三周。
3. 不接受新的仔猪。
4. 母猪太瘦或者太肥。
5. 生病。
“奶妈”母猪接受了新的仔猪

“奶妈”母猪不接受新的仔猪,从哺乳姿势可以看出
7.3
补充说明-“奶妈”母猪
第一胎或者第二胎的母猪,往往会较容易接受新的 仔猪。在腹泻的猪群中,使用头胎母猪作“奶妈” 母猪可能会出现问题。产过两胎以上的母猪,如果之前做过“奶妈”母猪,其能够很快的接受新的仔 猪。
泌乳4-8天的母猪比哺乳21日龄的母猪更易接受1 日龄的仔猪。因此,把作为第二“奶妈”的21日龄仔猪断奶,再将作为第一“奶妈”的4-8日龄的仔猪转到第二“奶妈”处。然后,第一“奶妈”母猪就可以哺乳那些已从自己母亲那获得初乳的新生仔 猪。
给母猪一些秸秆以使其保持安静。如果在开始的 一小时内保留“奶妈”母猪的 1-2 头仔猪在原圈中,则新转来的仔猪将会更快的找到乳头。
“奶妈”母猪必须有适合寄养仔猪的乳房,小的乳头对应小的仔猪,大的乳头对应大的仔猪。检查挡板/栏架是否挡住了仔猪接近乳房。
“奶妈” 母猪,尤其是第二“奶妈” 母猪,一定要有良好的体况和食欲,这样才能够完成额外的哺乳。
第一和第二“奶妈”母猪必须首先要能够照顾好自己的仔猪,这表明其泌乳性能好。
新转入的仔猪不要多于“奶妈”母猪之前带奶的仔猪数。第一和第二“奶妈”母猪不可能有比移走的仔猪数更多的有效乳头数。
在确保新生仔猪吃到初乳后再移出,换言之,新 生仔猪12小时后才可以进行转移。所有需要奶妈的新生仔猪必须在出生36小时内移出,36小时之后再移出就太迟了。如果母猪所产的仔猪数多于它的乳头数,那么最小的仔猪就抢不到乳头,吃不到初乳。在转入仔猪后,一般要经过3-8小时, 第一和第二“奶妈”母猪才会开始给转入的新仔 猪哺乳,所以转入的仔猪必须要足够的强壮才能坚持这么长的时间。
在小产房的生产体系中,由于“奶妈”母猪携带的病原比仔猪少,将第一和第二“奶妈”母猪转入仔猪出生的产房,确保仔猪可以和其它的仔猪同时断奶。
注意:给第二 “奶妈” 母猪的仔猪断奶和第二“奶妈” 母猪不哺育新转入的仔猪,都会刺激其发情, 结果导致第二“奶妈” 母猪或寄养母猪会在断奶当天发情或比其它当日正常断奶的母猪发情时间晚。建议用大写字母“A” 来标示这些“奶妈” 母猪,这样在配种舍也可特别注意。
参见26 - 产房和其它单元的交流。
10. 给弱小仔猪的“奶妈”
10.1
必须确保那些最弱小的仔猪可以摄入初乳和 常乳。将最小的仔猪放在给弱小仔猪安排的“奶 妈”母猪那哺乳,但要保证“奶妈”母猪能给 弱小仔猪提供初乳。
10.1 对于弱小的仔猪而言,最佳“奶妈”母猪的条件如下:
1. 可以是一头刚刚结束分娩的母猪(这样弱小的仔 猪就可在出生后立即送到“奶妈”母猪处进行哺 乳)。
2. 或是完成分娩12个小时以上的母猪(前提是弱小仔猪已从它们母亲那摄入了充足的初乳)。
3. “奶妈”母猪的乳头应该较小,这样有利于弱小的仔猪吮乳。可以选择初产母猪或第二胎母猪。.
4. 选择比较安静的母猪。
5. 将“奶妈”母猪转入最适合弱小仔猪生存环境的产床。
6. 如果有必要的话,在保温区装一个保温灯,在保 温区多铺一些垫料。
7. 要确保“奶妈”母猪自己所产的仔猪在转走前或从转入的母猪那里摄入足够的初乳。
“奶妈”母猪已经接受了弱小仔猪

并非所有仔猪都可以成功接近乳房,灯下一头仔猪就是例外
10.2
对弱小仔猪的不当处理
1. 不要将最小的仔猪在出生后的第二天放入产 仔数较多的窝中,因为这样的环境会增加弱小仔 猪的死亡风险。
2. 最小的仔猪太虚弱以致于无法抢到乳头,并 最终死亡。
10.3
补充说明-弱小仔猪的“奶妈”母猪
在转移弱小仔猪前,评估这些仔猪是否能存活,是否能够进行转移。
产后12小时不转移仔猪有利于摄入充足的初乳。一种办法就是在转移最小仔猪前,将该窝分成两群,分别由它们的母亲饲喂。或者,人工给仔猪喂初乳。在仔猪摄入3次初乳(3x30ml)后,就可以 对它们进行转移等管理了(参见5-分娩管理和7- 初乳)。最好间隔一小时饲喂一次初乳。
为了保证每头仔猪的初乳摄入,可以将最小仔猪 寄养在正在分娩的母猪处,然后将此母猪本身产 的较大的仔猪寄养在其它正在分娩的母猪处。参 见7-初乳。
给弱仔安排“奶妈”母猪时,该母猪必须要有相应的可供弱仔接触并吮得住的乳头。
应该选择安静的母猪作为 “奶妈” 母猪,这样便于仔猪吃奶。通常初产母猪不如第二胎母猪安静, 因此需要更多的刺激来使其开始泌乳。如果初产母猪被用作 “奶妈” 母猪,最好给她最大的仔猪。
应该保证母猪产床中气候适宜,确保仔猪处于温 暖的状态。母猪产床必须保持温暖、干燥、无气 流(参见13-仔猪的环境)。
仔猪的环境通过在保温区内安装保温灯,也可在 保温区外再加吊一个保温灯来改善。垫料是提高 温度的好方法,但木屑不适合,因其可造成脐带 感染和脐疝增多。也可以安置额外的水槽来提供 饮水、电解质或其它一些供能物质(参见23-仔猪的饲喂)。然而,因为肠道闭锁现象,仔猪出生1.5天内不能供应电解质,否则将不能从初乳中吸收母源抗体。
如果将仔猪转移至一头正在分娩的母猪处寄养, 应确保该母猪本身所产的仔猪能够从其它母猪处 摄入足够的初乳,即分娩结束不超过12个小时的母猪。
上图中反映的是仔猪出生重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出生重小于1kg的仔猪死亡率高,但即使是出生重在1-1.5kg的仔猪也仍然有较高的死亡率。
上表说明分娩后24小时内,初乳中的抗体含量呈迅速降低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