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十年里,育种基因选择的进步导致全球养猪业产仔数飞速提升;另一方面随着产仔数的增加,产程延长会增加死胎风险。而这源于子宫反复收缩的累积影响,其会压缩胎盘,减少胎儿的血流量,从而降低仔猪血氧饱和度。本文重点分享与死胎发生相关重要指标的影响,如分娩间隔、出生次序、初乳获取量等。
一、初乳的特征
初乳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等重要营养物资,并为新生仔猪提供至关重要的被动免疫。
初乳的消耗量会显著影响断奶前仔猪的存活率。
与摄入出生重10%(约150g)初乳的仔猪相比,摄入相当于出生重20%(约300g)初乳的仔猪体重增加更快,直肠温度更高,被动免疫力更强。
二、影响死胎的重要因素
1.产仔数的影响
产仔数显著影响仔猪的出生重、产后24h体重、体重增加和初乳消耗量。
产仔数≥18,仔猪出生重低于产仔数10-13和14-17的仔猪。
产仔数≥18,初乳消耗量低于产仔数10-13和14-17的仔猪。
产仔数≥18,初乳摄入量不足的仔猪比例高于10-13头仔猪(33.1%对12.9%)和14-17头仔猪(23.9%)。
2. 出生次序的影响
出生次序影响出生重、产后24h体重、初乳消耗量、初乳消耗量不足的仔猪比例、死胎、需要助产的仔猪、胎粪染色和脐带破裂仔猪的比例。
出生在第4个四分位的死胎发生率高于第1个四分位(16.0%对2.2%)、第2个四分位(4.0%)和第3个四分位(7.8%)。
在第4个四分位出生的仔猪,其脐带破裂和需要助产的发生率高于第1、第2和第3个四分位的仔猪。
仔猪出生时胎粪染色的发生率在第1个四分位低于第2-4个四分位。
初乳不足的仔猪比例在第1个四分位最低,在第3个四分位最高。同样,第1个四分位仔猪的初乳消耗量高于第2-4个四分位的。
3. 累计分娩间隔的影响
累计分娩间隔会显著影响出生仔猪的各种特征,包括脐带破裂的发生、助产需求、胎便染色和死胎等。
累计分娩间隔与平均初乳消耗量量和初乳摄入不足的仔猪比例均存在显著相关。
初乳摄取量随着累计分娩间隔时间的延长而减少,与前30分钟出生的仔猪相比,分娩后90分钟开始显著下降。
需要助产的仔猪、死胎、脐带破裂和初乳摄入不足的发生率也随着累计分娩间隔的延长而增加。
4. 分娩母猪特性的影响
与中等(6.3%)或高背膘厚度(6.4%)的母猪相比,低背膘厚度母猪的死产率(9.7%)更高。
与低背膘厚母猪相比,高背膘厚度母猪的分娩助产发生率更高,新生仔猪的心率更低。
一胎母猪的仔猪出生重和出生后24h的体重低于胎次≥2的母猪。
母猪胎龄≥6,其仔猪的初乳摄入量高于一胎母猪和胎次2-5的母猪。
母猪胎龄≥6,其分娩助产发生率和死胎率高于其他胎次的母猪。
三、生产上的启发
为了降低现代高繁殖母猪断奶前的仔猪死亡率,应制定特定的分娩监督方案,以帮助新生仔猪获得最佳的初乳摄入量,其中对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出生次序和累计分娩间隔。
1.及时护理出生在最后四分之一阶段的仔猪。产仔数多的母猪,其仔猪在分娩的排出阶段会在子宫内长时间停留,使其暴露在更多的子宫收缩中,并增加血液氧合减少或脐带损伤的风险。
出生次序对仔猪出生重有影响。与第1-3个四分位的仔猪相比,第4分位仔猪的体重更大;出生重较高的仔猪可能会表现出虚弱,需要早期产后护理和关注。
2.累计分娩间隔为90分钟或更长的仔猪应通过各种管理策略获得额外的支持,以增加其初乳摄入量。可通过口服葡萄糖或初乳,提高哺乳区的环境温度,实施分批哺乳,或从其他母猪那里提供额外的初乳。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