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已经在我国存在了上千年,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文档记载古人把野猪驯化作为当时主要的肉类来源。“猪肉”的存在可谓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近些年来仅因为“猪肉”的价格总会让人们侃侃而谈,而现如今相信有做屠宰行业的人们都知道,猪价已跌至新低,外三元生猪均价只有6元/斤左右,甚至部分已经达到“菜比肉贵"荒唐局面。
为什么猪肉价格差别如此之大呢?还不是因为生猪养殖的猪周期出现了问题!
什么是猪周期?
“猪周期是一种经济现象,指“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怪圈。“猪周期”的循环轨迹一般是:肉价高——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猪肉价格高刺激农民积极性造成供给增加,供给增加造成肉价下跌,肉价下跌到很低打击了农民积极性造成供给短缺,供给短缺又使得肉价上涨,周而复始,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猪周期”。”目前我国猪肉市场正处于“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的猪周期阶段中。
猪价下跌就没有相对应的处理办法吗?
这个还真有!
华储网已经在3月3日至4日和3月10日进行了两次国家应急管理冷冻猪肉收储工作,而且相关的政府部门和金融部门都开通了相关的政策补贴和低息补贴供养殖户们共度难关!
现如今猪肉市场情况变成怎么样了?
虽然华储网收储的消息一经放出,市场上养殖户和屠宰场们都开始憋着一股气,认为此次收储可能会将如此冷淡的生猪市场带来生机回暖现象,但事实证明就目前情况来看,可能是被泼了一盆凉水。
加速去产能化的实施或才是猪价三季度有望回升的关键!
小编在此给众多养殖户们敲一个警钟:“赶紧醒醒吧,干万别做梦了!短期内生猪价格还是持续下跌的趋势,想改变这种现状首当其冲的是真正的去产能化!”
目前国内生猪市场处于供需两弱的状态,虽然我国生猪产能依然处于过剩的状态,但是疫情影响生猪和猪肉的正常调运,屠企收猪难度增加,再加上猪价下跌之后,养猪户亏损严重,为了减少损失部分猪场压栏惜售,使得市场生猪供应不佳。消费不畅,主要是因为受到疫情影响,餐饮、饭店、食堂等消费量下降,终端贸易商采购积极性下降,批发市场白条肉剩货增多。
还是那句话:不论是自养户还是中小微养殖企业一定要有明确的认知,做好出栏和存栏的规划,不要盲目抛售,也不要过度淘汰,理性看待此次生猪价格。而且还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做好非洲猪瘟的预防!
最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