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邦诚
广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点评 > 内容

生猪生产恢复一片大好?农民日报:难度还很大

农民日报 2020-01-09

阅读()

于康震副部长从四个方面介绍了12月份我国生猪生产的恢复形式。总的来看,去年12月份生猪生产恢复形势继续向好。
  今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例行举行12月份生猪生产形式介绍的发布会。会上于康震副部长从四个方面介绍了12月份我国生猪生产的恢复形式。总的来看,去年12月份生猪生产恢复形势继续向好。
 
生猪生产
  
  一是基础产能持续恢复。2019年12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2.2%,连续3个月环比增长,比9月份增长了7.0%。
  
  二是规模猪场产能恢复更快。据监测,12月份全国年出栏5000头以上规模猪场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分别增长2.7%和3.4%,均连续4个月增长,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是生猪出栏量显著增加。据监测,去年8—11月份生猪出栏环比持续下降,12月份止降回升,环比大幅增长14.1%。
  
  四是前期生产恢复较早的东北、西北和黄淮海地区生猪产能进一步释放。12月份,内蒙古、黑龙江、山东、陕西、甘肃和宁夏等省份生猪出栏环比增幅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能繁母猪的来看,保供稳产的恢复形式确实一片向好,可是笔者却发现其中唯独少了生猪存栏的数据。前不久,一项草根调研的数据显示,我国去年12月份的生猪存栏在经历11月短暂环比上升后再次下降.....
  
  从这项草根调研的数据来看,我国的生猪形式依然严峻。持此观点的还有农民日报的评论员。
  
  他认为站在“两个一百年”目标交汇的历史关键点上,我们更应看到保供给对发展全局的稳底盘作用,要保证猪粮安天下,这几点必不可少。
  
  第一,处理好“市长”和市场的关系。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需要政策支持和保护。要压实部门和地方政府责任,保护好农民搞生产和地方政府抓生产的积极性。
  
  第二,既应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守卫人们“舌尖上的安全”,实现“吃得好”“吃得健康”,又要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农业保障生产供应稳定。
  
  第三,保供给除了眼前的数量概念,核心是产能的巩固和提升,确保需要时就能产得出、供得上。既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更要做好产业长远健康发展的慢功夫。
  
  可现实情况是,当前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稳价保供难度还很大,还存在很多挑战和隐忧。去年的生猪生产下滑再次警醒我们,国内农产品供求还处于紧平衡状态,农业基础还不够牢固,保供给绝非高枕无忧。从客观因素看,动植物疫病风险增加,灾害频发拉低单产;生猪政策落实还有死角,贷款难、基层防疫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仍未彻底解决。从主观因素看,部分地方放松农业生产倾向有所抬头,一些地方甚至减少粮食生产;超范围划定禁养限养区的问题依然存在,搞“无猪县”“无猪乡”的倾向还未消除。
  
  生猪产能是否已经触底反弹,对此,您怎么看?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江西仲襄本草生物有限公司
广告